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5页)
第五章 上面这宗事,是十五岁那年,最重要的大事。 马佩霞是整件事内唯一毋需付出代价的得益人,从此她变了我们家的常客,而我也开始欢快她。 虽然傅于琛暴应我一切物质所需,我仍然觉得非常非常寂寥,有个人能够聊天,总胜于无,她又这样知情识趣。 想念旧宅子,至少两间房只隔一道中门,可以听到声音。 现在,我与傅氏像是隔着一个海。 马佩霞有一次同我说:“他有一面是不为人知的,没有人能完全看透他,但是,又何必看透他呢。” 马小姐年纪大,经验多,她所说的话,当然有道理。 暗于琛并没有同她结婚,她也没有作出这样的要求。 当时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她不愧是一个聪明的女子。 马小姐后来有很好的结局,社会的风气渐渐转变,同居在七十年代已变为非常普遍一种现象,她在傅于琛身上得到一些好处,做起小生意来,在他的帮助下,进展得一帆风顺。 到了八十年代初,马佩霞已成为时装界数一数二的名人,同行把她当教母看待。 我,我是本市唯一走进她店内随时五折取货的人。 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之间的关系。 马小姐是念旧的老式人。 最后她正正式式嫁了人。傅于琛厚厚的送了笔礼,她跟他足足十二年。 但我们仍然叫她马小姐,有些女人,因为经历有点异常,一直沿用本姓,人称她什么太太,她都不会应。 正等于另一些女人,一直只是什么人的妻子,本人姓名早已湮没,不为人知。 人的命运各自不同,变化多端,女人的命运又更多幻彩。 马小姐一直容忍着我,我也容忍着她。 老觉每个人都是乞丐,自命运的冷饭菜汁盆中讨个生活,吃得饱嘛,已经算是幸运,冷饭中或混有烟头或味道甚差,只好装作木知木觉,有什么选择?乞丐没有选择。 打那个时候开始,已有悲观思想。 偷生,没有人可以达到他理想的生活,都在苟且偷生。 马小姐说:“年轻人都是激烈的。凶,一口咬住不放,有什么好处呢。” 中学最后一个学期,同傅于琛说,要在毕业后出去做事。 他看我一眼“毕业后再说吧。” “我是讲真的。” “我知道,穿校服穿腻了,不如暑假先到我公司来实习一下。” “我要赚许多许多钱,到瑞士升学,坐私人飞机,成为世界名人…”说出来仿佛已经发泄掉。 暗于琛看我一眼“没想到你也同一般孩子一样。” “但我没有真相信这些会发生。”我颓然放下挥舞的手。 “坏是坏在这些事时常发生,就像奖券一样,每期都有人中,你说引不引死人。” “你是怎么中奖的?” “苦干二十五年一毛一分赚回来的,”他跳起来“什么奖!” 我摊开手“有什么味道,什么都要苦干二十五年,无论什么,一涉及苦干,即时乏味,二十五年后已经四十岁,成功有什么用?” 暗于琛啼笑皆非“女孩子最难养的时候是十五六岁,毫无疑问。” “为什么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种苦瓜得苦瓜?”我继续发问“为什么树上不长满甜蜜的成功果子,有缘人摘下来就可以一口吃掉?” 暗于琛坐在安乐椅上大笑起来。 我过去伏在他膝上。 “很多时候,我不要不要不要长大,情愿情愿情愿只有七岁,可以在你怀中过日子。” 他轻轻说:“不但要长大,而且会长老。” “你是不会老的。” “那岂非更累,一直做下去。” “你已有钱,不必再做,让我们逃到世外桃源去,躲在那里,直至老死。” “学校国文课刚教了《桃花源记》吧。” 又被他猜中了。 “我要到欧洲去一转。” “同马小姐去?” “我叫路加来陪你。”傅于琛说。 “不要他。”我说。 “我另外介绍小朋友给你。” “你要丢开我。” “你不可如此说话。”他已站起来。 “傅于琛!” 他转过头来“也别这样连名带姓叫我,承钰,你总要学点规矩。” “为什么?为什么同她去旅行?” “马小姐三十岁了,问她要什么生日礼物,她说只希望我抽空陪她去一次欧洲。” “等我三十岁时,我也要你这么做。” “等你三十岁?届时只怕我求你,承钰,你也不肯陪我。” 马小姐真是生活中之荆棘。 暗于琛这次派来的人比较活泼,他的名字叫曾约翰。 不像路加,他家里环境比较普通,因此较为接近生活,他对未来很有憧憬,但没有幻想,知道前面的路迂回曲折,但希望凭着年轻人的牛劲,努力闯一闯。 约翰很风趣,很会讨人欢快,而且他不替傅氏做事,他只是傅氏的普通朋友。 我们去看电影。 那时电影已在闹革命,派别甚众,许多没人看得懂,更有许多看得人头痛。 我仍然眷恋《圆桌武士》、《七洋海盗》、《月宫宝盒》、《红色鹅肠花》这些老式影片。 我甚至仍然订阅儿童乐园。 曾约翰试图扩阔我的海岸线,带我到各式各样新鲜地方去玩。 我并不喜欢。 他会温柔地说:“你真四方。” 我是傅于琛训练出身的人,不懂跟其他师傅。 他也知道有路加那么一个人。 “他是你追求者之一?”约翰问。 “不,没有人追求我。” “但他明明是。” “他只是想解释。” “但没有人会对他不喜欢的人解释什么。” “偏偏他就是。” “他不会把我当情敌吧,说不定什么时候痛殴我一顿。” “他不是追求我。”我再三说。 “好好好,没人追求你,没人喜欢你,我也不是,好了没有?” 等到求仁得仁之后,又怀疑起来“那你为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