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记(心慌的周末)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5页)

    第一章

    陈之之在日记上这样写。

    今年的夏天,不知恁地,不是知了知了那样来的。

    也不追随栀子花香而来。

    包不理会谁的意见,便轰隆轰隆压将上来。

    写完之后,合上日记本子,再也不打算打开。

    已经年中,日记空白的占大半,心情好的时候不想写,心情不好写不出。

    香港出生,留学英国的她,去年九月毕业回来,刚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及第三任男朋友,正觉得世界美好,谁知过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冬季之后,便一头撞上这个多事的夏天。

    之之与全港市民都有金星乱冒的感觉。

    五月中,比她大一岁的哥哥陈知忙着外出游行的时候,之之正考虑搬出去住。

    男友张学人是录用力的说客:朋友有一幢小鲍寓廉价出租,毋需装修,即可入住。

    说真的,陈家人口也真多,三代同堂,张学人每次上门,都非得打躬作揖一路喊下来:“爷爷、奶奶、伯父、伯母、舅舅、大哥…

    整个人矮了半截,天见可怜,他不过想约这个女孩吃顿便饭,谈谈天,那十多只亮晶晶的眼睛却像审犯人似地瞪着他。

    他劝之之搬出来。

    之之刚在考虑怎样同母亲开口,大新闻就爆炸了。

    整个城市像是停顿了三个星期,更重要的事都搁置下来。

    之之仍然住在家里。

    搬家的事,只同哥哥略提起过。

    家人的心情坏到极点,吃饭的时候只听得碗碟叮叮响,没人说话,然后母亲会困惑地问:“怎么会搞成这样子,怎么会?”

    大碟大碟的菜肴稍迟都被清理掉,因为人人胃口不佳。

    舅舅季力最实际不过,干脆一摔筷子就说:“还研究是什么原委呢,一家七口,竟没有一个有护照,无比智慧,洞悉天机都没有用。”

    之之看着哥哥的脸色大变,因舅舅是长辈,他忍耐着不出声。”

    陈之与她的哥哥教育背景完全不同,她自幼念美国人办的修女学校,十九岁到伦大入学,他在本市念中文大学,此刻在大专院任教,一中一西,思想很有距离。

    运动一开始,阵知便领导他的学生热烈投入。

    额角上绕一块红布条,上面有黑粗笔写着爱国无罪。

    之之一见那个市条便怔怔落下泪来,如七八岁小孩般拉扯哥哥的衬角,她听过太多故事,祖母说的、父亲讲的,之之几乎肯定大学生一爱国就会出事。

    比她镇定的有她的母亲。

    陈太太季在先低下头沉思,然后对儿子说:“如果这是你的信仰,你尽管出去,如果你只是轧热闹,我劝你回房去。”

    陈知天天晚上都在外头。

    到最后,布条上的字换成血债血偿。

    之之看着她兄弟红肿的双目,憔悴的神情,不禁坐在他床头,轻轻颤声问:“你要谁的血,来偿还谁的债?”

    两兄妹抱头痛哭。

    在这之前,之之从来没为自己以外的事情流过眼泪。

    她没有再提搬出去的事,仍然住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舅舅与哥哥进进出出,不瞅不睬。

    这个夏天,做人真难。

    做父亲的在背后抱怨女儿:“玩玩玩,成天就是玩,留学四载,净带张文凭回来。”

    季庄问丈夫:“你都没有办法,叫之之怎么懂?”

    陈开友语塞。

    “早两年令妹移民加拿大,劝你同去,你说什么来着?”

    陈开友不出声。

    他当日嗤之以鼻,同妻子说道:“又会怕成这样子,大概是走错棋子,想拉众人落水,叫我们去小镇陪她。”

    对牢寻寻,他只是轻描淡写说:“我怕一申请就批准,去得太快,福利金在五年后增值五十巴仙,九四年在温哥华见吧。”

    谁会想到有今天。

    此刻该国驻港公署每天派发的初级问卷达七八千张,办公室人山人海,暴动一样。

    唯一为之之消暑解闷的是张学人。

    张学人既有文凭又有护照,他是澳籍华人。

    之之一返港就认识这个活泼的年轻人。

    带返家里数次,得到陈开友夫妇认可,才正式来往。

    六月之前,张学人问她几时到悉尼观光。

    之之答:“我不能忍受那阳光与苍蝇。”

    这样刻薄,当然要得到报应,此刻,她提都不敢提澳洲两字,怕有人会误会她要攀龙附凤,朋友管朋友,平起平坐,关系比较愉快。

    值得安慰的是,学人对她,一如平常。

    星期六下班,他把她接到小鲍寓参观,

    说小,一点不过分,真正小得可爱,没有间隔,但足够一个人自由活动,以及招呼一位朋友。

    “房子一直空置,你随时可以搬进来。”

    之之并没有即时答复,小单位的窗户打开,楼下一户人家开着无线电,传来清晰的歌声,有人用普通话轻轻的唱。“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这首歌之之不是第一次听了,感动与震荡却如前,六月前后,她读遍画报杂志上一切有关的文与诗,都不及这首小调的歌词来得直率动人,

    真正毫无机心,精忠报国,打算牺牲,才能有这种感人效果。

    不是之之多心,她一早就看出港人心绪太过复杂,一眼关七,一心数用,很难集中心神,真正做一件事,好不容易众志成城,轰烈地干出来。却落得如此结局,焉能不伤透了心。

    学人过来站在她身边,拉一拉她的发梢?

    今日这套香奈儿,之之已一连穿了三次,她不再有心思鞋子配手袋,围巾衬裙子,耳环夹上衣。

    楼下的歌声继续随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