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恩怨_第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3/6页)

,三年之内,以偏低的利息回报,等于移民低息贷款给他们大做生意,拿人家口袋里的钱发挥理想,何乐而不为?

    早期有些投资计划还不担保风险。换言之。移民者的技资金额,三年后会否归本,仍得看该投资计划是否有利司图。万一三年后投资亏蚀,投资者只能闷声木响,取回剩余金额,算是买了个移民资格。

    这已经是比较不那么血本无归的投资移民了。更早斯的投资计划,是购入一盘分明是蚀大本的生意,获批准后,干脆关门大吉,财散人安乐,叠埋心水提早退休做寓公去。

    杜青云的确野心勃勃,一脚踏入联艺,就如八爪鱼,中国、加拿大、香港、菲律宾四方八面都大展拳脚。他自视太高了。

    急于求功的人,是要冒倾家荡产的险的。

    葛戴德略顿了一顿,问:“老板,要不要找史提芬·吉拿先生?我这就出去,让秘书给你接线?”

    太聪明的一个女孩子。

    晓得我的下一步,也懂得自行引退。

    有些高级行政人员老是禁捺不住好奇心,以为予闻老板的所有事是权威的表示。未必!

    知道人家的秘密,已是一重担戴,何况参与?通常这种不知进退的人,只有殃及池鱼的下场。

    小葛是个相当会自处的明媚可人儿。

    那个抛弃她的什么威捷洋行的郭少风,简直走宝。

    我赌他必有后悔的一天!然,我之于邱仿尧呢?

    立即打了个寒嫩,不得再朝这个方向想下去。

    我看看手表,给小葛说:

    “好,时间配合,就请你代我嘱秘书搭电话至温哥华去。”

    时间配合,于此,有双重意义。这个钟点,在加拿大的史提芬·吉拿刚好接近下班,不会有什么公事缠身,可以静下心来跟我密谈。至于另一重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了。

    电话筒里传来吉拿相当愉快的声音:

    “江小姐,很高兴你打电话来。父亲刚嘱我有便给你通讯,我们这就要结伴到东南亚来走一趟,我父亲退休了。富德林银行给他颁了个特别勤工奖,奖品是两份游览东南亚及中国的旅费。”

    我的声调比他更愉快,说:

    “啊,是吗?那真的太好了!我一直听皮尔赞老吉拿先生是很得力的帮手,实至名归。”

    心想,小葛办事真妥当。自然,富德林银行的主席皮尔·德林仍旧赏我三分薄面,不动声色地替我办妥这件事,更使我眉舒眼笑。说到底,我虽摔了大大的一跤,还不至于众叛亲离。

    “你们两位到东南亚及中国去,我担保有令你们极满意的招呼,到处都是富德林银行与利通银行的分支与友好,希望你们一个假期之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幅中国画,你父亲还满意吧!”

    “啊,太开心了,价值连城。”

    “能逗老人家开怀,才算物有所值。你们中国之旅,我安排另一位国际名画家,送一幅珍品你们留念。”

    “谢谢,太渴望早日成行!”

    “这些天来,你的公事一定忙透了吧,总有好些功夫要赶完了,才能放得下心旅行去?”

    “这个自然不过的了。”

    门面话说过,话中含义相信彼此亦极了解,是踏入正题的时候了。

    “我这儿有个消息,一家名为联艺的集团,向你们递了一个庞大的移民申请计划。”

    “计划书正正放在我办公室桌上。”

    想不到史提芬·吉拿如此爽脆。

    “江小姐,申请的集团是敌是友,值得你如此关心?”

    “世上没有永远敌人是不是?或许明天,我会视那集团主脑若至亲良朋!”

    那即是说,今天,不。

    “他的计划书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很出色的一个大型仓房兴建计划,几近无懈可击。”史提芬稍停,继续说:“然,他时运不济,江小姐是拿起电话筒独个儿在房间里跟我对话吗?”

    “对”如此慎重,显然有重大讯息。

    “本国联邦就学及移民部,有了确切的指示,将有移民新法例要推行。从前投资计划内的每一份股份,只需二十五万加币。可是本省依新法例,将会提升至三十五万,投资年期变为硬性五年,还有投资期由投资金额交至基金当日起计,改为由投资金额正式投资于合资格企业上起计。换言之,投资者的资金将被缚多过五年时间,且可能拖一个不可预计的极长日子。”

    这么说,加拿大投资移民政策已在加紧收缩阶段,处处把条件提升,等于削减移民资格与机会。从前由有二三百万港纸的小康之家也可以从容移民,二十五万投资,缚三年当然还较现今的新法例宽松得多。

    杜青云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江小姐,所以说,临近假期,还有这么多计划赶着签批,实在头大如斗。能在新法例公布实施之前获得批准的计划,等于可以循现有法例进行,一定大受欢迎,不愁集资不成功。我会尽力完成工作,万一来不及批准了,只好把部分计划书的审阅押后,待我放假回来,让他们依新法例进行。

    我笑了:

    “轻松点,别太紧张,有些人幸运,有些人倒霉,事在必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赶搭到这尾班车!”

    &ld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