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4页)
第五章 长安街上人如梭,太白楼中客满座。 太白楼就在长安街上,平日进出的多为文人墨客,尤其是二楼雅座,连翰林院的众学士也常来此小聚。 相较于楼下的人声鼎沸,二楼显得可是宁静多了。 朝阳的大方厅里,一群儒冠长袍的文人三三两两地分散其间,或抚琴,或对弈,或吟诗,或作画,颇是平和安乐。 "南贤弟,你看我这幅'崎山破云'如何?"平日里总有些倨傲的周迁首次向翰林院年轻的学士询问。 周迁是去年与南书清同榜的状元,年近四旬。皇上见他文才出众,舍不得外放,直接选进了翰林院。 才华横溢的文人总是有些傲气的,周迁可为代表。平日里常常行为狂狷,言辞刻薄。连最粗率的温淮有时也忍不住抱怨他恃才傲物。 看似探询请教,话语里却隐隐带了一层自傲与炫耀。 南书清停下笔,仔细端详一番,微笑道:"果然气势磅礴,周兄画技更上一层楼了。" "过奖,过奖。"周迁嘴上谦虚著,神色却颇是自得。 南书清将视线掉回自己画上,看了一看,随即题上"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直"几行字,然后落款盖印。再将宣纸夹起,晾在画架上。 周迁望着这幅名为"芙渠"的丹青道:"南贤弟字体端立秀逸,挺拔流畅,这一点我是万万不及的。" 南书清暗自叹了口气,等著他下面的话出口。果然听他道:"只是池塘狭窄,虽有芙渠清丽,却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些。" 所谓文人相轻,周迁正是如此。无论是谁吟诗作画,他总要评说一番,若是善意评论也就罢了,偏他是鸡蛋里挑骨头。今日也是这样,哪有人赏画先夸字后贬画的?真不知是何道理。 南书清深知他脾气,再加自己不甚计较,因而只要遇此情形,不过一笑而已。 "嗳,周老弟此言差矣。"一道苍老的声音插了进来。 周迁霍地转身,冷笑道:"哦?那倒要请吴老多指教了!" 插话的老学士吴铭。吴老曾任国子监博士,精通诸子百家,尤好书画。为人耿直,不满周迁为人尖刻孤傲,只要一逮空,就与之贡上。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是小小一亩方塘,却可蕴含宇宙万千,只端看赏画之人有没有那个心境了。" "如此说来,吴老是暗讽在下心胸狭小喽?"周迁冷哼。 吴老摇头晃脑地:"非也非也,老朽可并非此意,周学士倘若气度窄小,又怎能画得出崎山如此恢弘气势?" 一番话似褒似贬,周迁脸色变了几变,一斜眼瞥见吴老手中画笔,傲然道:"吴老高作完成了?不如叫大伙见识见识。" 吴老也不矫然,将画卷放与厅中长桌,慢慢铺整。除了正对弈、写诗、作画的数人,其余闲下来的人纷纷聚到桌前评头品足。 南书清悄悄退了出来,缓步走到窗边,在椅上坐定,端了一杯茶细细品味。 "嘘,嘘嘘…" 他怔了怔,疑惑地转头。 身后的窗子被轻轻推开,露出一张调皮的笑脸。 南书清又惊又喜,放下茶杯,将窗子敞大。 "你不是嫌闷不来嘛,怎么又转了来?" 明夜换上一脸哀怨:"我好无聊,所以来找你。呵呵呵…"他马上瞄到一盘点心,伸指遥遥一点,乞怜地望着南书清,活似一只挨饿的小狈。 南书清啼笑皆非,只好过去将点心端了来。 "你进来吧,别扒著窗子,瞧得我心慌。"他将盘子放在窗下茶几上,移开椅子,等明夜进来。 明夜却手一撑,稳稳地坐在窗台上狼吞虎咽起来。 南书清微皱眉头:"你在家里没吃东西吗?""嗯。"明夜口齿不清地抱怨,"你和温大个儿在这又吃又玩快一天了,却留我一人在府里饿肚子!" "怎么会,厨娘呢?" "去买菜还没回。" 南书清忍不住笑:"你等不及怎么不自己找些东西吃?" "还说,小英村里来了七八个小丫头,把厨房里的东西全部吃光光,连渣也没给我留。"明夜咬著点心,含怨瞪过来一眼。 一盘糕点快被扫光,南书清再端来一盘,又问:"就算如此,也可出门买些吃的啊。" "所以才来吃你嘛。"吃得有几分饱了,才有心情塞给南书清一口,"那些个小丫头实在不成话,吱吱喳喳地老围著我转,转得我头都快晕啦。我自认已经很多话了,她们居然聒噪得令我都甘拜下风,而且还要我的生辰八字,真是胡扯!" 原来如此。 南书清含笑不语。小英村里那队娘子军的威力他是见识过的。两年前,她们曾到府里探望姐妹,他恰巧遇见,说了几句话,结果几乎被围了一整天,后来实在难以招架,只得出府避难,还因此遭温淮笑了好一阵子。 他向来见腆,不善应对妙龄女子。况且乡下女孩直爽活泼,不比城里姑娘矜持。而明夜清秀开朗,招人喜爱,也难怪遇此情形。 "哪里来的毛头小子,不走门却跳窗,无礼之至,莫不是宵小吧!"刻薄的声音突然传来。 明夜与南书清均是一愣,转脸望向屋内,一群人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