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5/5页)
摇钱树,将目光胶著在元配身上,而对她不屑一顾。她肯做小,巴的不是袁将军府内用金银堆砌出来的荣华富贵,就显得她太过矫情。 秦默楚从未掩饰她贪恋袁府产业的企图心。她甚至义正辞严的振笔疾呼,世间女子当向“银两”看齐,要在商场上跟男人平分秋色。女权万岁万万岁,她在古老的社会里,鼓动女权运动,要女人走出灶房。袁府偌大的财产,是她发挥理想的踏脚石。要不,想当年名满京城的书香门第,谁肯将闺女下嫁给目不识丁的武夫做妾? 要不是族中长辈再三保证:袁漱“钱”途光明似锦,她还不肯委屈自己,代替蹦不出子嗣的凤翔,替袁家传宗接代呢!毕竟她的长相、才德不差,追求者更有如过江之鲫,依当年登门求亲的盛况,袁漱连替她提鞋都不配。 婚后,秦默楚确实也努力过好些时日,意欲做个贤妻良母。 她使尽浑身解数,真的得过袁漱好一阵子的欢心。可惜袁漱对凤翔不能忘情,非绝色如她,玩弄些许时日也就腻了,最后他终究要回到元配--凤翔的怀抱,接受她柔情的抚慰。在袁漱眼中,只行凤翔的姿色足以将男人伺候得无微不至,至于其他的女人?哪边凉快哪边去吧! 秦默楚不过是袁漱众多发泄欲望的对象之一,从未因她育有嫡子袁起而特别受到宠爱,尤其是袁起出生后,她姣好的身形渐渐走样,岁月流逝,身形臃肿;而凤翔没有孕育过一男半女的身材,如雪凝脂,白玉细致的让人舍不得轻揑她一把;反观秦默楚,岁月让她的美貌凋零失色,令人望而生吐不说,性情也因得不到世俗男子对时代女性的认可而丕变。 袁漱生性风流,偶尔打野食,非蛮腰细小赛过汉皇后飞燕,肌肤完美无瑕、无丝毫赘rou、皱纹的女子,还不能锁住他漂浮不定的心。加上年方十四岁的袁起,连欲念是什么东西尚且一知半解,就对外貌一如少女的凤翔产生绮念,每天跟著大娘的脚步,痴痴恋恋,秦默楚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她不再姑息丈夫跟儿子把目光留恋在元配身上,略懂葯理的她开始对他下葯、控制他的心神,逐步掌握袁家产业,进而取代;甚至以次子袁灭的出生来刺激凤翔,最后在袁灭满周岁抓周那天,一个细雪纷飞的黑夜,将凤翔赶出家门,推她下断崖。 袁漱清醒后,一切已成追忆,懊悔不已的他,四处派人寻找凤翔的尸体,可惜佳人芳踪已杳,就此长眠地底,生死经年,不曾入梦,他的心亦跟著逐渐死去。 北威将军西殒的讣文落草--功勋彪炳、战死沙场。至于真正的死因,恐怕只有自小听惯他与大娘极尽“缠绵悱恻”、“凄凉动人”恋爱故事的袁灭知晓。 既叫袁灭,即代表袁漱跟袁家的缘分已灭。这是秦默楚对袁漱所表现的无稽、可笑的抗议。袁灭之于袁漱,不过是倾听一名孤苦老人诉苦的对象而已。 在他眼中,他是唾弃父亲的懦弱的。一个男人无法保护他深爱的女人,不配称为男人。随著年岁增长,袁灭对号称当朝第一武将的父亲,敬爱度已“荡”到冰点。反正他从来不欠父爱,母亲做的够多了。 训练他成为十八般武艺全能的奇男子,要胜过父亲与兄长,数不清的藤条、毒打,抹灭不了他对亲情的渴求;当他想要寻求协助的时刻,父兄永远在战场上与敌人较劲--或称逃避现实?远水救不了近火,袁灭一生没受过称谓为“爹”的男人一丝教养。他能长得比袁起粗犷高大,颠倒淑女芳心,全靠他自食其力,努力得来。所以对他而言,爹这角色可有可无。 袁灭,一直是个十分自我、自傲、无情无义、愤世嫉俗、我行我素的狂捐男子。他峨然不群,英俊不凡;虽然武术高超,偏偏视世俗礼教为敝屣,不肯浪费气力,做些沽名钓誉、济弱扶倾的好人好事;他玩弄女人,手段比他爹狠毒。发泄完毕,经常有的粗鲁举止就是将陪寝的女子往房门外丢,顾不得人家是否身无寸褛、是否难堪羞忿,他转头倒回床上,睡得安安稳稳,毫无愧疚之心。 心情好的时候,对平日视而不见、欺凌弱小的瘪三,袁灭会以刀枪武术结束对方的生命,公然将天子王法踩在脚下,笑傲江湖;心情欠佳的时候,他浪费父兄粮饷,极尽挥霍之能的纵情享乐。端是如此,他过多的精力,在夜夜笙歌、通宵达旦与青楼艳妓嬉戏玩乐的情况下,依然无处发泄。 戚银光嫁入袁家时,见到的是五岁、桀骛难驯的袁灭,年纪小小,但已懂得天天让她脸红心跳、提心吊胆度日。 婆婆的行事规则,她做媳妇的不容置喙,婆媳两人较劲,个性古怪孤僻带点狂野的袁灭,反倒是拥护她的受害者--因为婆婆把对她的怒火,全转嫁到袁灭身上,经常打得他不死也脱层皮。也因此,戚银光对这“可恶”的小叔,总是又爱又恨。 恨的是谁教每到他们小俩口亲热的重要时刻,袁灭就非皮得学狼嗥、猫叫不可? 袁起不常在家,不懂袁灭人小表大的心理,也常被他“调皮”的行径逗得又好气又好笑;倒是戚银光几次“离间”兄弟感情无效,反被讥笑她是在跟小叔大吃乾醋哩。 所以说,嫁给袁起二十年,她一直未曾有孕,认真算来,袁灭要负泰半的责任。 好在守得云开见月明,上苍有眼,戚银光不用作一生一世的恶梦,就让袁灭这超级搅局者自动出境。 她怕透了袁灭的恶作剧,也怕他的叨扰,却偏爱他疼借她的心。 在戚银光婚嫁过后的第十五年,袁灭带著行囊消失在袁家的土地上;至于他人往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