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小香和小莲两名小婢女急急出府去请大夫,一路上两人吃惊地问着对方。 “方才你看见了什么?” “八成是大人抱着小姐。”“八成”乃小莲的口头禅是也。 “什么八成,分明就是啊。真糟糕,我们要不要告诉小姐…大人很好女色。” 小香担心地说。 “如果我们还要命,最好不要多嘴。” “可是我们都爱君怜小姐啊,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羊入狼口吗?” “君怜小姐没那么笨。” “可是她单纯得过了头,咱们大人那么俊美,三言两语就能骗走她的感情。” “噢…我们别想这么多好吗?小姐病了,现在最需要的是大夫。” “说得也是,咱们还是用跑的好了。”两人上了医馆,拉着大夫直奔回府第。 大夫仔细为君怜把脉诊断,询问病况后宣布:“小姐只是月信来了,气虚,身子没什么大碍,我开个方子,早晚喝一帖就成了。”大夫执笔开了葯,将葯方交给贺毅钢。 贺毅钢安下心,他一直没有离开,在一旁关照着,而小香、小莲也守在门外竖起耳朵聆听。 “什么是月信来了?”君怜不解地问。 “就是长大的意思,纯属正常。”大夫有些腼腆地说。 “那我不会死了吗?”君怜睁亮星眸问道。 “不会。”大夫肯定的答复使她喜上眉梢。 贺毅钢唇边噙着一抹没辙的嘲笑,无意间发现门外那两名婢女正在窃听,他敛起笑意朝她们下令:“送大夫回去,并替小姐抓葯。” “是!”小香、小莲不敢怠慢,马上照办,随大夫抓葯去了。 房里只留下君怜和贺毅钢安静地默然相对。 贺毅钢走向床沿对君怜说:“你没事了。” “主人要走了吗?”君怜问。 “嗯。”他竟为她耗去不少时间,连皇上的卷宗都抛在脑后了。 “你答应过的,不要忘了。”君怜眨动眼睫说。 答应过什么?贺毅钢望着她那双美如星月的眸,一时竟想不起来。“到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他随口说,目光落到她蜜桃般的唇瓣上。 “嗯。”君怜点头,依依不舍的眼神紧瞅着他。 贺毅钢陷在她情感纯然的眼眸中,彻底被她迷惑了。“我过些天再来探望你。” 他困难地转身走出房外,无法解释此刻的心绪。 回到书房,他打开上锁的抽屉,取出一纸羊皮卷宗,映入眼帘的文字令他心绪忽地深沉凝重起来。“日前有朝臣上奏,得到可靠消息,前朝一名嫔妃所生之静宁公主流落民间,为防范谋反,若发现行踪立即赐死。” 静宁公主指的就是…君怜! 她自幼被他养在深闺,连自己来自何方都不知晓,何来谋反意图? 皇上若硬要把一名弱女子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意图赶尽杀绝,他实在难以从命;他向来为国尽忠,为推翻苛政随皇上打天下,但并非喜好滥杀无辜。 心底发出的不平之鸣,令他冲动地点火把卷宗烧了。羊皮烧毁的气味拉回他的神思,他这才发现自己不寻常的行径。 他竟在替她抱屈?这等义愤之情竟如波涛般汹涌,令他自已都大感震惊。 他怎会如此失控?当初收养她不就是要将她“严惩”吗?今日这番作为又是为哪般? 难不成是她左一句我爱你、右一句我爱你,把他给迷昏了?或者是被她柔弱的模样给收买了?还是他突然萌生了悲天悯人的高贵情cao? 他不否认她那我见犹怜之姿在他心底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但光是这样便令他改变初衷了吗? 他听到自己的心门传来一个极为肯定的答复,顿时一股强烈的自我谴责在心底扩散。当初没有把君怜丢到河里,并不是因一时善念,而是为了私仇啊! 但他万万没想到如今天真无邪的她,竟消弭了他的戒心及所有的报复意念,在他犀利且恩怨分明的心秤上,他竟是将她摆在无辜的那一端。 他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但他宁可违背自己,也不能蒙蔽了良知。 他并非冷血无情之人,既然将她收纳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那么他就该有所承担,他必须尽力保护她。 这世上已没有静宁公主,打从他拾到她那一刻起,君怜就只是君怜! 他和水研墨,振笔疾书,预备上奏君皇应有仁慈心,勿对无辜者赶尽杀绝。 七日后 “吾皇万岁,万万岁!” 早朝之时,文武百官问讯顶礼。 “众爱卿平身。”皇上威仪万千地问道“可有要事上奏?” 贺毅钢一身将军服,正气凛然地走向前来。 “启奏圣上,日前圣上下令将静宁公主处死一事,微臣以为静宁公主至今是生是死难断,若是生,流落民间身份也难以确认,而且当今中原并无谋反之士,倒是鞑子一直在边关蠢蠢欲动,若是因此而错杀无辜,恐会影响皇上天威,难服天下悠悠之众口,臣以为当务之急该先攘外,把军力用在防范鞑子造反,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更保我皇之千秋大业。” 皇上略微思忖回道:“其实这也非朕的本意,但薛卿家一连五次上奏,朕为了防范未然,于是下了这道旨意。” 皇上如此一说,众人的目光全移到文官薛文达身上,贺毅钢的一双鹰眼也瞪向薛文达。 原来是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在搞鬼,皇上居然信了这小人的谗言。薛文达见贺毅钢又拆他的台,让他当场被点名出来,心底着实不爽,他和贺毅钢年岁相仿,但和贺毅钢身经百战、虎虎生风之姿相较,他那张白面书生的脸孔,就显得毫无生气,相形逊色。 包嫉妒贺毅钢比他有成就,骨子里恨透了他那副深得皇上宠信的高傲的神态,总想尽办法要撂倒贺毅钢。 薛文达细长的双眼盛着阴沉之光,走向前来理直气壮地禀奏:“圣上,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也是一心只为皇上的千秋大业着想,没有半点私心。” “你这简直是无风起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