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傻气使我和无语的爱情情擦肩 (第1/8页)
第七章 傻气使我和爱情擦肩 傻气使我和爱情擦肩 我流泪,因为我知道曾经错过了多么珍贵的东西,我流泪,为了少女的纯真和傻气。但不管怎样,我永远记得那束玫瑰,因为收获一份真情总是那么美好。 大三时,有一个叫大苇的男孩对我很好,而我也把他当做了异性好友,常常向他倾诉心事,几乎无话不谈。不过,我却从不认为我俩会与“爱情”有什么瓜葛。 原因嘛,是我认为爱情是一种特别的东西,就像我某次在书上看到的那样:“在感觉上恋爱非常近似恐怖。”我和大苇虽说很要好,可那种“恐怖”的感觉确实没有呀,起码我是绝对没有。至于大苇,我也悄悄观察过几回,很遗憾,他除了偶尔会脸红之外,一点也不“恐怖” 所以,我把我和大苇的感情定性为友谊,非常要好的那一种,因为我们一天不见面都会不舒服。 20岁生日到了,那天除收到同学们的礼物外,我还收到了一束由花店送来的玫瑰花。花束中间藏着一张精美的花卡,上面写着让我面红耳赤的话:“祝福小姐生日快乐——一个暗恋你的男孩赠。”送花的小姐不肯泄露顾客的姓名,只说是个高大帅气的男孩。 我好开心!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大苇,他可是我的军师兼智囊。 “有没有我帅?”大苇听我说完后目光炯炯看着我。那天他好像打扮得特别好看。不过我没理他的玩笑话。 “怎么处理?”我谦虚地向“军师”咨询。大苇撑着下巴做沉思状:“很简单!两个问题,一是弄清谁写的,二是你希望谁写的。”他快刀斩乱麻。 “第一个问题猜不出;第二个问题,我希望是小杰写的。”我也迅速作答。 “什么?小杰?你爱上他啦?”他脸霎地苍白了,弄得我也好紧张。“他、他很糟糕吗?”我抓住他追问。 “不是,我只是觉得你还小,谈恋爱不合适。”他情绪好像很坏,过了一会又说头疼,要回去了。“怪怪的,”我有些不悦,说好了一块去跳舞的。 那天晚上我只好一个人去跳舞,一直跳到舞会结束。因为我心情太好啦,我想没有哪个女孩在生日里会不开心的。 第二天,大苇的病就好了,我们仍然在一块玩。不过那束花的赠送者却一直没有露面(小杰已被排除,因他爱上了别的女孩)。我问大苇这是为什么,大苇说可能这男孩缺乏勇气吧。我觉得有些遗憾。不过那真是一束香艳美丽的花儿,一想起它,我的心情就特好。 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一些情侣生离死别,令人潸然泪下。我和大苇虽不是情侣,离情却也是一样难受的。在火车站送别他时,我们都很伤心地哭了。临上车时,他揽住了我的肩,这是他和我惟一的一次亲密举动。我留在了本城,而大苇则去了深圳,不几年又去了澳洲。我们已经多年未见面了,我常常想念他。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他的一封信,信中告诉我他已结婚了,又回忆起昔日校园时光,表现出极真挚的感情。突然,我的眼睛被一行字灼伤,霎时泪落如花,那行字是这样的: “那时你是个好可爱的小女孩,我曾送给你一束玫瑰花,可惜我不是你的心爱,但岁月流逝,那份温馨永存…” 我流泪,因为我知道曾经错过了多么珍贵的东西,我流泪,为了少女的纯真和傻气。但不管怎样,我永远记得那束玫瑰,因为收获一份真情总是那么美好。 活着是一种美丽 活着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不是都市生活里的病态的美,不是空虚与痛苦呻吟出来的美,也不是虚荣与浮华伪饰成的美,而是属于人们自己的。 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太阳点燃了大地的热情,也点燃了一颗年轻跳动的心。 去年的夏初时节,是我失意与无奈交加的日子。 那天傍晚,病中的我心似浮云,百无依从,甚至还滋生出几许隐隐的痛楚。为了服药,我无可奈何地从病榻上爬起来,缓缓地穿上拖鞋懒懒地走近西窗前的书桌取药时,竟望见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隔着玻璃,隔着红尘,在我的视线里,这是一幅极自然的风景画。天色渐暗,西边的天幕上映出一大片橙红色的晚霞,勾勒着周围楼宇的轮廓,渐渐地幻化出一大片诱人的朦胧… 蓦然间,觉得眼前的景色无限美好,那不是陨落的美,那是出自自然的生机,一股热力,吸引了我的视线,更吸引了我的心!我的心陶醉在窗外的风景里,我的精神与图画精神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橙红色的晚霞映染的天空就像是涂满了橙红色的幸福。我知道,晚霞最终会消失的,幸福也不会永远地停留。我安静地伫立在窗前,守望着这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的恩泽,欣赏它、享受它和感激它,一任那片圣洁的光芒,化解渗浸在我心底深处的那抹惶然无措不着边际的痛楚。胸中震撼的,是一片跃动的脉息,一片澎湃的灵潮。直到暮色挥别,灯光从近邻或遥远的窗口升起。 这样自然的隐喻,是比任何语言或文字的诠释都更为有力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我委实受到了极大的感动。顿觉好过了一些,轻松多了,就像新年之初墙上挂的日历掀起了元月一日,我有一种一切从头开始的清新感,觉得一切都春意盎然,充满欢快的信念。 面对生活秩序中周而复始的一幕,我想不到自己会有如此甜蜜的感受,这不经意的点破,让我在感动和感激的顿悟后,心自问,为什么在过去的日子里竟不曾对此有过如此深刻的聆赏?为什么会轻弃了伴随我们生命过程的许多细小的美丽与幸福?对此,我不禁要说:是形式的秩序在作怪! 难道不是吗?形式的秩序之于我们有何益处?日子仿佛变成了一种模子,无数个明天复印着同一个“今天”而缺乏了欢乐的味道;生活方式在豪华装修、生猛海鲜、卡拉OK、皮尔·卡丹、下海炒股中变得单调与乏味。形式的秩序在人们脑海里的根深蒂固,不仅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而且封闭了我们的心灵与情感。我们在慨叹世风不古,渴望活得真实与轻松的同时,却为了物质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