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4/4页)
“石子,你自己当心。” 石子恻然,真的,天与地那么大,她们所有的,也不过是她们自己罢了。 电话嗒一声挂断。 过了整整两个星期,何四柱都没有出现。 石子已与三个孩子培养出感情来,她成天说着普通话,现在连马利都会中文食物名词:“晚上吃面面,还是吃饺子?” 何四柱拨电话来,孩子们只是例行公事轮流去聊几句,丝毫不见热情,可是芝麻绿豆之事,统统向石子报告。 一日中午,石子带孩子们到快餐店吃薯条,小悠然走得急,一绊,汽水倒泻在地上。 石子马上说:“不要紧,慢慢来。” 伙计即时前来拖地。 可是另一角已经有洋童齐齐笑“…看那中国女孩…” 石子不如怎地转过头去,和颜悦色对那几个孩子说:“她同你一样,是加拿大人,不错她来自中国,你来自何处?嗯,红头发,是爱尔兰吗,现在你们都是加国公民,明白吗,你老师与你母亲没教你吗?” 那几个孩子愣住,连忙低头吃汉堡。 写意第一个双目露出钦佩的眼光来。 自在轻轻说:“你站起来为我们。” 石子低头说:“我的涵养工夫不大好,专门会计较。” 悠然说:“谢谢你石子,谢谢你。” 自在进一步要求“班上的约翰兴登堡老会找我麻烦。” 石子举起双臂“我不是打手。” “或者你可以教训他。” “我可以与你老师谈谈。” “不,我赞成用私刑解决。” “呵,不不不,我一向奉公守法。” 他们一起笑起来。 “石子,你值一百万。” “是吗,同你爸说去,他只付我一千八。” 当天晚上自福临门下班,有人在门口等她。 那后生见到她,微笑道:“还记得我吗?” 石子也笑笑“你是大师傅的妻弟麦志明。” 麦志明放下一颗心“是,我想请你喝杯咖啡。” “已经很晚了,”石子坦白地说“我一天打两份工,最多只得五六小时睡眠,家教的孩子们大了,又不用睡午觉,我真累得慌。” “我明白。” “这种时候,根本不想约会。” “我可以帮你吗?” 石子说得更浅白“我若愿无端接受他人帮忙,也不用熬到今日了。” 麦志明很有耐心“那么,我送你回山,大家聊聊。” “我开车,你又怎么下来呢?” “我叫计程车好了。” “那多么浪费。” “不要紧。” 石子深深叹口气,看样子,他有一定诚意。 在车上,石子问他:“你是土生儿吧?” “不,我九岁来,只不过没学好中文。” “那你不会了解我们这些中国人。” “到了这个大熔炉,也无所谓来自何处了。” 麦志明这话有胸襟,石子对他增加一分好感。 她又叹一口气。 “缘何长嗟短叹。” “碰上自己人,把握机会,吁一口气。” “呵,你尽管叹息吧。” “你看到月亮没有?虽是同一个卫星,自家乡看出去,又自不同。” “那又为何离开呢?” “逼不得已呀,谁不想追求更好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呢。” “那么,必需付出代价。” “喂,抱怨几句也自粕以吧。” 麦志明却说:“一句起三句止,多了不好,人不宜自怜。” 石子静下来,微微笑“你这人,顶有意思。” 麦志明笑“你以为老粗的嘴巴长不出象牙吧。” “你太多心了。” “我也知道长得美的女孩子心头高。” 石子抗议:“我从不自觉长得美。” “我相信你。” “阿麦,我且先送你回家。” 麦志明看着她“我们可是朋友?” 石子笑“以后修冷气,打对折。” 麦志明也笑。 那晚,正讶异怎么满屋灯都开亮,替她开门的是何四柱。 孩子们正拆着他带来的礼物。 石子高兴地说:“何先生你回来了。” 何四柱点点头,脸上有挥不尽的倦意。 石子本想礼貌上头寒暄数句,何四柱却说:“你也够累的了,只有劳累的人才会同情劳累的人,我们明天再谈。” 石子颔首,转头回宿舍。 这条街到了晚上简直堪称静寂无声,石子脑中已无诗情画意,只觉是睡觉的好地方。 每朝闹钟响的时候,内心交战:一日不起来也不要紧吧,就这一天,然后挨打也值得,只一天…一方面又告诉自己,应该庆幸一人可以霸两份工作,两份收入,辛苦也值得。 终于起来了,且精神奕奕。 石子叹口气。 那时,在上海,有人称赞石子的母亲漂亮,石子听得母亲笑答:“不不不,已经老了,我漂亮的时候,白天工作,晚上开会,通宵写报告,第二天还精神百倍。” 石子的父母都是工程师。 是,都是读书人,优秀的知识分子,就因为那样,一有运动,必遭劫难。 石子天生有读书因子遗传,吸收知识如海绵,又几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参考书上资料背得滚瓜烂熟,谈笑用兵,挥洒自如,在学校里,她是老师宠儿。 起了床,才发觉是星期天,保姆休息日。 不过,在过去三个星期日,她都陪着孩子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