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一早,三个孩子决定游泳。 石子坚持他们略吃早餐才下水。 马利在楼上收拾房间。 石子帮忙打点。 一看,悠然的薄被全湿“怎么一回事?”十分狐疑。 马利小小声答:“嘘,已看过医生,说湿床不能责怪她,这是心理病,自从她母亲离家出走以后就间歇发作。” 石子呆在当地。 “通常都是静静换过洗净,不过床褥上已铺了胶垫,不碍事。” 可怜。 马利叹口气“都会过去的啦,都会长大,都会忘却。” 石子不语。 “有一任管家为此事大惊小敝,叫何先生开除了。” 石子点点头“临睡前,或者不要喝那么多水。” “半夜口渴,她自己会斟水,医生说,她或许想吸引更多注意。” “什么医生?”石子怀疑。 “儿童心理病医生。” 石子不安“小题大做,儿童在七八岁时括约肌偶然失控也不出奇,何用看心理医生。” “是何太太意思。” 石子推开窗户,看到他们三姐弟妹正在打水球,也不算太坏,也有快活的时刻。 马利在身后问:“最近中国如何?” “还算不错。” 答罢,她笑起来,题目如此大,只能这样说。 马利又问:“你拥有永久居留权吗?” “有。‘”我也递了申请表,快了“马利的语气有点安慰,”之后我就可以到快餐店赚取较高工资。“ 石子意外“你会离开这三个孩子?” 马利无奈“外头薪酬高。” 石子再无言语,真的,凭什么叫任何人为感情牺牲。 下午,一行五人去看了场电影。 坐在戏院里,尽管银幕上七彩缤纷,石子睡着了。 散场时自在把她推醒。 自在摇摇头“你错过了连场好戏。” 这个说法十分中肯,每天工作十六小时的她必定已错过了世上一切歌与舞。 散场她建议到海滨小坐,马利却想回去做晚饭,她晚上有约会,想早点收工。 石子明白。 稍后,何四柱的电话到了。 同每个孩子讲完,又与石子谈话。 “怎么样,还习惯吗?” “每天五点下班,孩子们就得照顾自己,有点不放心。” 何四柱无奈“全世界保姆都有下班的时候。” 石于忽然问:“你几时回来?”她是替孩子争取。 “十天八天之后。” “孩子们望眼欲穿。”口气像老前辈。 “明白。”他挂断电话。 自在这时偷偷跑过来“有人找写意。” “谁?” “她的爱人。” 石子一急,连忙跟出去看,只见写意与一男孩子站着聊天,那男孩肯定还未够十六岁,因为他的交通工具只是一部脚踏车。 石子扬声说:“写意,可要请朋友进来喝杯柠檬水?” 写意抬起头,大眼睛里充满感激之情。 小悠然在一旁轻轻说:“爸一向不让仲那进来。” “为什么?” “说写意还小,不适合有男朋友。” 石子却伸出手去欢迎那男孩“你好,仲那,我是保姆。” 那金发几十分有礼“你好,女士。” “我们有新鲜草莓饼,请来品尝。” 石子想到她少年时,也有欲与她亲近的男孩子,可惜,统叫母亲给赶走了。 其实她不过想问问功课聊聊天,是大人视男女关系为洪水猛兽。 石子把写意与仲那安排在会客室。 自在去张望,被石子叫回来。 一小时后,石子去敲门“我要下班了,仲那,与你一起走好吗?” 仲那很满足,无异议。 石子叮嘱三姐弟小心门户。 在福临门不放心又拨过两次电话回何宅。 区姑娘过来“你的朋友孔碧玉找过你。” “没有要紧事吧?” “挺关心你,房东说你搬走,你又没给她留新地址,我同她说你很好,白天担任家教。” “是,每天有三十分钟我同何家三个孩子讲普通话。” “有用吗?” “潜移默化,希望慢慢听得懂。” “将来洋人都会讲中文时,他们才后悔呢。” 石子颔首“我听说有洋人律师把儿子送到台北学国语。” “这是新趋势,他们也很知道钱在何处了。” 石子唯唯诺诺。 “你的朋友说,有人找你。” 石子讶异“谁?” “有一对难民身分夫妇…” 石子马上紧皱眉头。 区姑娘拍拍石子肩膀“说什么都是娘家的人,你说是不是?” 石子不语。 是,老板娘有智慧,都是自己人,总不能大哥富了,就获青睐,二哥穷,就给他白眼,也应该让他有个机会坐下来慢慢谈谈。 区姑娘说:“待会儿他们会到饭店来。” “让我来请客。” “由我请。”区姑娘笑。 这个女子海派、大方,是真可爱。 石子自惭形秽。 稍后,孔碧玉介绍的那对夫妇到了。 一看就知道是碧玉不耐烦敷衍才调拨到福临门来的。 两个人都很斯文,那位先生一见石子就说:“我叫黎德提,这是我妻子朱珠。” 石子连忙斟茶“两位好。” 黎氏夫妇见石子只是女侍身分,不禁黯然。 倒是石子掉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