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4/6页)
概也就是半个月,他一直不回来,老不回来,我想,这不对劲了,就跑到了派出所。时间反正太长了,这些事我也记不清了。” “除了那封遗书,你丈夫还留下什么可以证明他可能是自杀的东西?” 戴燕燕偷偷地看了老李一眼,不明白他说什么。 “除了那封遗书,还有什么?” “什么遗书?” “就是那封说自己活在世界上,使别人感到害怕,因此活着也就没意思的信,这信我在派出所看到过。” 戴燕燕摇摇头。 老李肯定地说:“有一封信。” 戴燕燕说。“我不知道有一封信。” 老李不得不进一步提示。 戴燕燕似乎想起来了,说:“那不是信,那不过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碎纸片。” “这我们知道,是一张小纸片片,那么那本本子呢?” 戴燕燕赶紧连声说她没见过那本本子。 “你没见过那本本子?” “没见过。我从来没见过那本塑料封面的小本子。” 老李心头一怔,没有追问既然不曾见过那本塑料封面的小本子,她怎么会知道那是一本塑料封面的本子。这是一个过于明显的漏洞,老李并不急着戳穿她。他不动声色地看着戴燕燕,继续问道:“能不能说一下,你丈夫失踪前,是否有什么可疑之处。如果他真的是想自杀,他一定会流露出一些慌张来。” “他是很慌张的…”戴燕燕顺着老李的话说。 “怎么慌张呢?”等了好半天没有下文,老李忍不住又问“能不能具体一些,譬如说他怎么样怎么样,说了些什么,或者又做了些什么。” “反正他很慌张,他,他也没什么话说,还有,他饭也吃不下,还有,好像觉也睡不太好,反正他是想死了。” 老李做出很有兴趣的样子:“你知道他想死,我是说,当时你意识到他可能会自杀?” “是的,我是知道他不想活了,怎么样?”戴燕燕恶声恶气地说着,突然变得不耐烦,变得非常失态,发黄的眼珠子里的恐惧,一时间全变成了刻骨仇恨“他要死,他要找死,我也没有办法!” 戴燕燕的冲动立刻带动了老李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曾经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你丈夫的死,会不会和别的什么女人有关,对不起,这是假设,当然,只是一个假设。”老李仿佛很随便地问了一句,他微笑着说着,密切注意着戴燕燕面部表情的变化“譬如和周围的什么女人发生了什么纠葛,譬如是和邻居?” “没有,根本没有这回事!”戴燕燕一口坚决否定。 戴燕燕好像吵架的样子,引起了另一位带孙子来玩的胖老头的注意,他皱着眉头走过来,看看是否有让他打抱不平的机会。他显然和戴燕燕有些熟悉,冲她点点头,很不友好地瞪着眼睛看老李。胖者头越走越近,老李和戴燕燕一声不吭地看着他。 胖老头总算意识到自己的多余,带几分尴尬地笑笑,晃了晃肥头大耳的脑袋,识相地走开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想死,”戴燕燕看着胖者头的背影,比刚才平静了一些“时间都过去这么长了,有些什么事,我也老了,想记也记不住。那一天,他对我说,我要出远门了,要去好远好远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可能很快就回来,也可能就不回来了。” “他当时真是这么说的?”老李奇怪在派出所的档案中,为什么没有关于这段话的任何记录。 “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这么说的,”戴燕燕仿佛进入一种催眠状态,她的眼睛看着不远处玩耍着的外孙子和孙子,这两个孩子吃完了冰棒,正玩得十分开心。戴燕燕喃喃地说“反正他说他要去了,他的日子已经到了。我就说,那好,你就去吧,你无牵无挂地去吧。他说,我一走,就不回来了,你就这么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我说,我干吗要放在心上。我说,你死走好了。” 老李目不转睛地看着戴燕燕,他的脸上毫无表情,好像根本不在听。戴燕燕似乎已无法控制住自己,她控制不住自己对失踪了多年的丈夫的仇恨,终于开始喋喋不休地咒骂起显然已不在人世的丈夫。 7 周家老宅旧址发现了一具尸骨的消息,也不知怎么被记者打听到了,很快在当地的晚报上当作社会新闻和市民见了面。新闻媒体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这条消息见报的第二天,便开始陆陆续续有读者打电话给公安局,要求前来认照片。由于消息在报道时,没有说清楚死者的身份,很多人都当作是女人的尸骨。 一位姓黄的市民,认定尸骨是他不久前失踪的妻子。这位市民认定自己已跟别人私奔的妻子,长期以来和这条街上的某人通jianian,他坚信某人是谋杀他妻子的凶手。尽管有许多事情对不上号,然而这位姓黄的市民在接待室里大吵大闹,把负责接待他的小朱搞得狼狈不堪。小朱对他所作的解释,都被当作是对犯罪行为的包庇而大受谴责。事实证明这位姓黄的市民是个神经病,所谓妻子和人私奔以及被谋杀,纯属子虚乌有。 “简直是乱弹琴,”老李对新闻界这种不经过公安局的同意,便在报纸上乱发消息的行为非常气愤“是谁把消息捅出去的?” “既然这案子一点线索也没有,说不定在报纸上一登,就有了线索呢?”小朱感到很委屈,把消息捅出去这事,她有一定的责任,现在后悔已来不及“谁知道线索没有,麻烦倒添了一大堆,真是倒霉。” “又是乱弹琴,你怎么知道没线索——” “这么说,已发现线索了?”小朱有些吃惊地看着老李。 “也不能算是什么线索。”老李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不想在事情有眉目之前,让小朱知道的太多“反正报纸也登出来了,这样也好,说不定,说不定有人会提供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但愿少来几个神经病。”小朱叹气说。 老李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独自一人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法医办公室。他向法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问有没有可能测定出周家老宅尸骨具体的年限。“有没有可能正好是五年前呢?”老李满怀希望地问着。 法医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地让老李的希望破灭了:“不太可能,时间应该更长,起码也有三四十年。” “三四十年?” “也许更长,”法医的年龄和老李相仿佛,他的经验老李一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