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那一抹微笑颠倒众生 (第3/3页)
啧道:“我不喜欢茶,太考究人的耐心,还是酒痛快。” 苏楠轻轻吹着这杯清茶,微笑道:“酒呀,太过于火爆、悍烈、刺激,典型的男人味。茶则不然,茶,总是那样典雅、恬静、温柔,典型的女人味。诗经曰:有女如荼。荼通茶,顾名思义,茶者,娇美之意也。” 马潼关瞪大眼睛,感叹道:“一杯茶,还有这么多门道?” 苏楠轻轻一笑,惊艳无双,让人望一眼便惊为天人,轻声道:“明朝陈继儒的《岩栖幽事》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布施茶。’意为独饮茶最好,超过三人则失去了清幽之趣。而我们女人品茶的最高境界,则是一句话:茶未饮,心已醉,情也浓,茶韵飘香女人心。” 马潼关哑口无言,望着这个极品女人,愣叹道:“高,真是高,我一句没听懂。” 苏楠捋了捋散落脸庞的几根青丝,轻笑道:“喝茶就是喝个意境,不用懂得其道。” 萧云始终在一旁端着茶杯自怡自乐,没有任何反应,夭夭这小灵精更是只关注他一人。 马潼关听苏楠讲得玄乎,便来了兴趣,又自斟了一杯,模仿萧云喝茶的细微动作,装模作样地小口慢饮,还煞有其事地冥目呷赏,却始终不得要领,有些穿起龙袍不像太子的朽不可雕。 苏楠见到马潼关的这个滑稽模样,禁不住掩嘴轻笑,眉心处的落寞骤然消失殆尽。 马潼关气不过,又斟了一杯,仍仿效前朝古事。 奈何苏楠这妮子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反而笑得更欢。 一直默不作声的萧云也笑了,笑得异常温柔,小喝了一口清茶,轻声道:“老马,你把茶当水喝可不成,坏了意境,水乃灵性之物,可茶比水更多了一分韵味与气质。你这样喝法,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妙玉的一句精妙评论:一杯名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为饮驴。” 苏楠笑容花颤,只剩下不明所以的马潼关父女在一脸迷茫地琢磨着萧云的话中意思。 从马潼关的家里出来,已是傍晚时分了。 夕阳西下,旖ni如画。 这是瓮中鳖的边缘,到处都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年久失修,瓦砾陈旧褪色。 这里是萧云来到宁州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他认识许多不同新朋友的福地。 但几个月后,这里将会被整体移平,不久的将来,一幢幢高楼大厦又会平地而起。 一切落后的东西,都会被历史的列车远远抛在身后,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瓮中鳖沦陷后,这些在宁州无容身之地的外来雁们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 没人会关心,没人会在意,至少不属于那些只将目光聚焦在发展上的官员们考虑范畴。 低矮平房与稠密握手楼之间,相隔着一方池塘,不大,篮球场般大小。 残阳如血,余光尽然照在水面上,微风过处,泛起波光粼粼,流金溢彩。 萧云蹲在塘边,凝视着天空发呆,旁边长着几丛颓废的青蒿,环境萧索到近乎荒凉。 苏楠静静站在他身后,也循着他的视线,望向晚霞似火的天空,鸭舌帽的帽檐一如既往地压得很低,所以她要稍微后仰着,那副正经到近乎古板的黑框眼镜遮掩住了她过于妖艳妩媚的脸庞,消却了几分让雄性神魂颠倒的尤物气质。 许久,苏楠收回视线,轻瞥了眼像一尊石佛始终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的萧云,轻声道:“原来你今天的目的是要来为马潼关送行的。” 萧云沉默。 苏楠又轻声道:“原来你的火车票是送给马潼关他们一家三口的。” 萧云还没有出声。 苏楠再次轻声道:“原来你的那些铅笔是送给妞妞和夭夭的。” 萧云依旧没有搭腔。 苏楠轻叹一声,忽然说了句:“看来以后还是少喝茶为妙。” 萧云古井不波的脸庞终于有了反应,皱了皱眉,转头看着她,问道:“为什么?” 苏楠神情哀怨,轻声道:“因为喝茶会影响人的语言功能,使人变哑。” 萧云木了下,被这句话逗乐了,莞尔一笑。 苏楠瞧着这抹清净如竹的微笑,内心不禁砰然一动,神色多少有些不自然,强制压了压悸动的心,两根纤指相互撩弄着,诺诺问道:“那事你考虑得怎样了?” 萧云凝眉问道:“什么事?” 苏楠轻声道:“借我一天的事。” 萧云轻声道:“没考虑。” 苏楠花容有些愠怒,眼眶闪烁着晶莹泪花,潸然欲泣,纤细柔荑指着他,嗔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本小姐都放下架子,舍命陪君子陪你一整天了,你怎么还是冷冰冰的不为所动啊?” 萧云没有争辩,起身,将地上的一颗小石子扔进池塘。 “咕咚”小石子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落入水中,再不见踪影。 萧云哼起一首不知名的苍凉小调,慢悠悠地往回走去。 苏楠嗔视着那个令她恨之入骨的背影,咬着娇艳红唇,横心道:“我明天还陪你上班。” 萧云没有停下脚步,轻声道:“我明天不上班。” 苏楠诧异,轻声道:“不上班?不上班你去哪?” 萧云轻声道:“我把明天一整天的时间都借给了一个人,没空。” 苏楠微微一愣,柔媚的嘴角偷偷勾起一抹微笑,颠倒众生。 ########## (明天是全国哀悼日,停更一天,玉树平安,中国加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