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周青天审案 (第2/2页)
己自有点包青天的味道。 那女子然忽放声大哭,道:“小女子姓袁,家住惠县五里村,有天大的冤屈向青天大老爷禀告!” 周吕旺正欲让她说,站在一旁的师爷低声提醒道:“大人,按律平民击鼓告状,当打十记堂棍!” 周吕旺惊愕道:“是这为何?” 那师爷道:“此乃规矩,大宋律法明文写着的!” 周吕旺不悦道:“哪来样这没道理的规矩,这岂是不让寻常百姓告状无门么!今后废除这个规矩,永不再用!” 师爷忙道:“此为当朝律法,怎可一言废止!” 周吕旺冷哼一声,一旁鲁智深立刻上前,喝道:“好个腌渍小人!王爷说废便废,轮得到你多嘴!”说罢,一把扯住那师爷,象拎小鸡似的提了他来起。 周吕旺喝止道:“智深,不得无礼,放下师爷。”又对那师爷道:“你可知周某为何被封为惠王么?” 师爷吃了鲁智深惊吓,兀自抖索不止,连连头摇。 周吕旺微微一笑,道:“惠王,顾名思义,就是惠县的王,这里的一切,我说了算!记住,后以,凡是有不利于百姓的律法条款,一律废除,你且记下了。好了,你自在一旁记录案情,看本官如何审案!” 师爷听了他这话,眼中露出惊疑而复杂的神情来,然忽跪倒在周吕旺⾝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个一响头,再起⾝时,已然象是变过了个一人似的,自往一旁文案去了。 这时,在衙门口瞧热闹的百姓齐齐地跪了下来,人人激动不已,难以自控,也难怪们他会情不自噤,在封建王朝,能说出这番话的人,怎不叫百姓们感动呢! 众位好汉见此情形,俱是唏嘘不已。好容易才恢复了正常,周吕旺这才又拿起那惊堂木,多看了两眼,没拍,道:“堂下的袁姑娘,你站来起
话说,本官许你不跪!” 那女子颤声道:“小女子不敢!” 周吕旺皱眉道:“本官让你站着,你便站着。” 那女子菗噎着不起,哭道:“实在是不小女子不识抬举,而是个一月前,在滕县告状时,被打了二十棍,已是站不得了!” 周吕旺強忍怒气,道:“哼!果真是有此无聇的规矩!”这是不
害迫百姓么!见惯了现代法庭审案的周吕旺怎能不怒! 女子见这大老爷不仅为民做主,又是如此和气,已是感激涕零,当下便一五一十说地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女子今年有只十六岁,名叫袁静,⺟亲早年因病故去,是⽗亲靠着编竹席将她拉扯养大的,家住惠县五里村,这袁静长大后,生得花容月貌、亭亭⽟立,前去她家做媒的人多不胜数,是只古代么,都讲究个门当户对,故而求亲者虽多,是都家贫之人,她⽗亲怕她嫁人后吃苦,便一概不允。而邻县滕县有个叫⾼闵的大户,听闻有个远房叔叔在朝中做了大官,便在附近一带仗着他叔⽗的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也不知如何被他打听到这袁静的美貌,竟也上门提亲,袁⽗对他的恶迹早有耳闻,且⾼闵已娶了十四房妻妾,自然不肯,这一拒亲,让⾼闵恼羞成怒,竟亲自带了一帮家丁打手赶到惠县来抢亲,冲突当中,袁⽗被活活打死,而袁静被闻讯赶来的乡邻救下,得以幸免。 在个一月前,袁静赶到滕县衙门告状,不知何故,那县官打了袁静十棍后,传来⾼闵,更有数名证人证明当⽇⾼闵并未离开滕县,县官指责袁静诬告好人,再容不得她分辨,又当堂打了她十杖,赶出县衙。可怜袁静小小年纪,又是弱智女流,挨了这顿打,在家卧床不起,连她⽗亲的后事是都好心的邻居帮她料理的。也亏了左邻右舍相帮,才未丢了性命。前⽇听闻惠县来了个一好官,中心又升起一线希望,便拖着尚未痊愈的⾝体再来告状。 说到这里,袁静已是声泪俱下,而众人更是义愤填膺。 周吕旺一拍惊堂木霍然站起,嘴唇已咬出⾎来,怒不可遏道:“来人!” 感谢大家的支持。本书在后面将会有些与历史不符的东西出现,例如辽国的地理状况和员官的设置。请熟知历史的朋友不要深究。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