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嫁不嫁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会议室里,二十几个高级主管分别坐在偌大的桃木会议桌旁,每个人的“宫位”和“重要性”可由距离主席位子的远近来分辨。

    主席旁的副座吴副总,打从会议一开始,就没放过炮轰玫瑰的机会。“…『大中华奔腾基金』在搞什么?竟然跌了四成!四成ㄝ!”只见他讲得口沫横飞,慷慨激昂。

    吴英明是个五十开外的中年人,身材保养得不错,没有秃头凸腹的老态,模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年轻。可是此人为老不尊,最大的兴趣就是把年轻美眉。只要公司里有新进的漂亮女员工,绝对逃不过他的色眼,被吃吃豆腐是少不了的,听说还有女人为了升职而主动献身。

    当年玫瑰刚进公司时,他也曾将魔爪伸向她,不过却被她不留颜面地当众斥责,他们之间的梁子也因此结下。

    “吴副总,你手上的数据已经是两个星期前的资讯。今天『大中华奔腾基金』的净值是三十点八元,排名第十二。”玫瑰毫不畏惧地跟他“隔空交战”他们之间还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上星期才被挖角的建人,另一个则是他新来的秘书包裘蒂。

    原本“大中华奔腾基金”的净值都在三十八元左右,如今受SARS的影响,跌了将近两成。虽然相较于以前的价位,还有一段努力的空间,但是跟公司旗下其他档基金比起来,表现仍在水准之上。

    “就算今天的净值是三十点八,但跟以前比起来,还是跌了两成!”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吴英明怎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因为SARS的关系,市场上的基金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相较之下『大中华奔腾基金』的抗跌性,算是相当不错。”虽然恼怒于他的恶意找碴,但她的回答仍是不卑不亢。

    这个老不修,仗着有几个臭钱,经常騒扰公司里的女同事,只要稍具姿色的年轻小姐都曾深受其害,但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有玫瑰硬是捋虎须,当场让他难堪,难怪他记恨到现在,动不动就藉机找她麻烦。

    “谁说的,还是有基金不受影响,你看封琉的『欧洲共同基金』依然高居榜首,而且不跌反涨,这是实力问题。封琉,你说对不对?”素闻这两人是死对头,吴英明狡诈地想乘机笼络封琉,顺便联手挫挫她的锐气。

    闳玫瑰这女人实在是太嚣张了,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口气他已忍了好几年,一直苦无机会报复,今天总算能让他出口怨气!

    “欧洲的受创情况没有亚洲严重,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谁知封琉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倒替玫瑰说话。“『大中华奔腾基金』能维持今天的局面,表现算是相当优异,我个人对于玫瑰的应变能力非常佩服。”

    封琉一说完,不只是吴英明,就连其他在场人士都惊讶不已,更别说是坐在他正对面的玫瑰!

    他是哪根筋不对!吧么替她说话?玫瑰瞪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不会是吃错葯了吧?

    由于两人的工作性质相同,算是“同行”相忌,经常被拿来当作比较对象,理所当然被认为是敌对的立场。

    正因如此,他今天的公然出言相护,着实让她受宠若惊。因为他们在公事上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你…”这是怎么回事?吴英明疑惑地瞪着坐在斜对面的封琉。不是传说他们两人不合吗?

    建人跟吴英明一个鼻孔出气。“下跌就是下跌,没有任何理由,投资人是不听原因的。”他狗仗人势地露出得逞的jianian笑。哼哼,总算让他逮到机会,将她以前说过的话全数奉还,真是爽啊!

    前几天吴副总向建人表示“招募”之意,他马上毫不犹豫地投靠过去,为的就是藉机讨回“公道”现在有了吴英明当靠山,讲话也大声起来了。

    “说得好啊!”建人的话真是说到吴英明的心坎里,不但冠冕堂皇,而且合情合理。

    这话说得漂亮,无懈可击!

    “很好,我以前交代你的话,你都牢记在心。”玫瑰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反唇相稽。“不过,光说不练是不够的,这些话等你哪天的成绩达到我今天的水准时,再来跟我说吧,我随时候敦。”

    哼,一点贡献都没有的人,竟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真是不要脸到家!

    “你…”被玫瑰反将一军,但又说不出反驳的话,让建人差点气得内伤。

    “可是如果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应该能轻易摆平任何突发状况吧!”一直没发言的包裘蒂也凑上一脚,落井下石。

    素闻这朵“玫瑰”是公司里最漂亮的女人,一看之下…

    哼!哪有!她包裘蒂才是最美的!

    “说得没错!”吴英明乐极,这两名属下真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这表示你没能耐。”

    “吴副总,我倒觉得玫瑰这次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还无法回到以前的价位,但是跟其他同型的基金比起来,算是相当不错,是你对她太苛求了。”“发大财”集团总裁罗大富淡淡地责备吴英明,并以眼神严厉地谴责建人和包裘蒂的僭越。“反倒是你旗下的人,最近的风评不佳,你要多加管束才行。”

    他和吴英明是多年的朋友,当初两人合资创立“发大财”他出七成,吴英明出三成资金,两人日夜努力,好不容易才将“发大财”从一家寥寥数人的小鲍司,慢慢地扩展到今天的局面,吴英明的贡献实在不算小。

    只是吴英明这几年动作频频,仗势欺人已经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除此之外,他更私下大举招揽自己的人马,假公济私地将他们安派在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