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请上钩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她惹了不该惹的人吗?

    “哼!你该死了,我一定要叫师父给你好看。”刘翎萱看到彭大哥带著一群人来,聪慧的她便知道是师父派人来找她的,心里的害怕总算消失,换回那副古灵精怪的模样。

    “将、军是、你…师父?”林嬷嬷惊叫“你怎么不早说呀?”

    “我干嘛说呀?哼!我还要告诉师父说你骂他没什么了不起、口气好大,还打我…”她脸上的伤就是最好的证据。

    “姑奶奶你饶命…”林嬷嬷嚣张的气焰顿消。

    刘翎萱才不理她,待在原地看着彭跃文下令把花楼里外,疑似“坏人”的人抓起来。

    此时的她觉得做官差好威风哩!人见人怕,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她想,回去一定要好好练武,等她长大,拿著大刀这么一站,大伙儿都得跪下。

    “翎萱!”孙胤找了来。

    沿途就见一群官兵在搜民房,只有这里士兵都站在门外包围著,他想也没想地奔了来,没想到竟会在这里找到失踪的刘翎萱。

    “胤哥哥,你也来了!你看,彭大哥把抓我的人抓起来了。”刘翎萱回过神,跳至孙胤的身边吱喳著,一点儿也没有怀疑他是故意丢下她的。

    一见到她的信赖和笑容,孙胤一阵心虚。

    他和书寰私自跑来这里开眼界,却让她身陷险地,差点儿就成了别人的玩物…

    万一他们找不到她,她是不是就像今日他们身下的姑娘们般,任人狎玩、卖弄风情了?想到这里,他下禁紧紧地抱住她。

    “胤哥哥?”她困惑地看着他。胤哥哥怎么了?他抱得她好紧,紧到她要透不过气来了。

    而他似刚铸好的铁,热烫般的手臂环著她的腰际,连带将那儿都灼红了。

    胤哥哥从来没有那样抱过她。

    “对不起!翎萱。”这声道歉,只有他最清楚原由了,那非但是充满歉疚,还有担心失去她的心情。

    好一瞬,他才明白,虽是恼她每回告状、扯后腿,可少了她,他像少了最重要的东西一般,失落、惶然。

    直到他掌心里确实感受到她的温度时,他才感觉到安心。

    “嗯?”她还是不明白,微微抗拒,两人之间的缝隙稍开了些,她才得以喘息。

    “没什么,我们回去…你的脸怎么了?”他这才注意到她脸上的点点淤血。

    “被打的啦!”她嘟著嘴,愤恨地瞪著已被捆绑起来的张三。

    孙胤顺著她的视线望去,那人脸上布著疼痛,想来她也给他好看了。但孙胤仍无法消气,敢动他的翎萱,他要他没好日子可过!

    “胤哥哥替你出气!”他轻抚著她的脸颊,心和手皆颤抖著。

    那股没来由的心痛,还有自责瞬间填满了他整个胸臆。暗自地,他起了一个誓,从今尔后,他要保护她、守候著她…

    就算回去之后要受罪,他也情愿。

    “谢谢胤哥哥。”她笑开怀。

    心满意足地偎在胤哥哥的怀里,她就知道胤哥哥是疼爱她的。

    否则,他一定会先骂她笨,而不是替她出气!

    ***

    六年后,边关战事告急。

    皇上一道令下,年近六十花甲的征虏将军重披战袍,将军府里登时愁云惨雾,尤其是将军夫人石嘉仪,她担心将军年事已高,禁不住这场征伐,要是稍有不慎,她就要失去他了呀!

    “夫人,皇命下可违逆,再说我是将军,本有责任守护国家,你何必那副哭丧的脸。”孙皎一生背负国家安危,早巳视生死于度外,岂会因为年纪老矣而逃避责任呢?

    再说,奋威将军与沙羡侯等人早就出发了,他怎能在此时说不去?

    “可是…”她知道自己自私,可这回再没有忠心不二的刘氏夫妇能替他挨毒箭,他…

    当年刘氏夫妇忠心护主,牺牲了性命,保全了自己的丈夫,她一直都是感激的。可那年之后,将军不再带兵,只驻留在京城,她原以为往后的日子定能平安无虞,执料,噩梦又将重演。

    她又将战战兢兢度日了。

    “你不必再说,我已经决定了,明日回覆皇上,三日内带兵前往边关。”

    “什么?有必要这么赶吗?”她仓皇失色。

    “战事已延续数月,尽早解决也好解除皇上心头之大忧,我也能尽早返乡,何乐不为?”硬汉的性格并未因年纪增长和夫人的担忧而消失。

    石嘉仪知道劝不住丈夫了,面色黯然。她招来几名仆人去收拾细软“既然将军执意要去,就让我也一起去吧!”

    “不行!我们是要去打仗,怎能携带女眷?”

    “我可以去煮饭。”

    “夫人,你不要再胡闹了,我们有伙夫,你跟去只会制造我的麻烦。”孙皎直说。

    “我不会制造麻烦的,你明知道我不想跟你分——”

    “爹、娘,让我去。”

    “我也去!”

    “给我去!”

    “我要去!”

    突地,四道声音先后不一的响起,打断了石嘉仪的话。夫妇两人同时往门口望去,四名小辈不知道待在那儿多久了。

    “胡闹,国家军机大事岂容你们瞎搅和!”孙皎之所以没有让孩子们跟著去,无非是知道战场危机重重,为保全他们年轻的生命能延续,他情愿自己重披战袍。

    “爹,我已经二十有五了,除了在家练武习字之外,也想一展长才,为国为家争功。”年纪最大的孙胤说道,他不能永远活在父亲的羽翼下,一无所成。

    所以,一当听到翎萱告诉他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