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6页)
冰辉一拧脖子:“您说我为什么活着?” “你不就是为了完成你父亲未完成的科学事业嘛!” 我没想到,黄老师会扯出他父亲。这不是捅他肺管子吗? “错了!我是为我mama!” 他说完,哭了。我更没想到。连黄老师也被震惊了,半天没说出话。最后,她宣布放学。不了了之。 说实在的,我的脑子有些糊涂了,我也不清楚到底是黄老师说得对,还是郭辉说得对! 3月11日 不管怎么说,郭辉的辞职在全班引起一场风波。郭辉的威信不是降了,相反倒高了。这真让黄老师气恼。全班许多同学都挺佩服郭辉敢于当面锣、对面鼓地当着老师面亮出自己的观点。一个体育委员,芝麻大的官有什么当头!纯粹是学校的一条狗,老师的“碎催!”又得干那些类似“象征性长跑”的活儿!没劲透顶!都高三了,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呀?留着点儿劲使在高考上?考不上大学,就是学校学生会主席也是白搭! 冰辉仿佛没那么回事一样,天天还是第一个到校,练完长跑,洗完冷水浴,坐下来复习功课,弄得黄老师一点儿辙没房。这学期一开始掀起的那股小小的男子汉热,这几天更热乎了。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播放后,谢悦的形象很叫座,不仅男同学欣赏,一些女同学也欣赏呢。有些男生干脆也象谢悦一样,把外衣扣子解开,把衣角捆在一起。挺时髦的!有些男生干脆象郭辉一样,上学来下学走,天天练长跑,少言寡语,故意装成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真有点远学谢悦,近学郭辉的劲头。我还真有些看不惯呢! 3月12日 这几天,我看出来了“西铁城”又在和我“套瓷。”大概他知道我和郭辉断了线,想乘虚而入了。他这人也真逗乐,有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头。世界就是这么不解人意,总是这么阴差阳错,你喜欢的,远得象天边的云;你不喜欢的,近得又象自己的影子。 今天下午自习课,他抄了一首诗,悄悄从后面递给了我。我瞥了一眼,题目叫做“分数线。”这家伙,也有一手,对女同学表示好感,不象有的男生写情书呀,送礼物呀,而是抄一首诗送给人家。也不知道他的兜里藏着多少诗。 “喂,你是不是打谱儿要考文科了?”我回过头,轻轻地问。 “嘘!你先着诗!”他指着诗说。 我注意地看了下去… 在命运的分数线的高高横杆下 我们仰起头 我们是中学生 我们的大脑面积比父母单位的住房面积要紧张一千倍 语文带着一个庞大的家系要住进来 数理化要住进来 还有那么多陌生的字母排着队 在记忆的海关口等待签证 那个佝偻的地理老师还屡次提醒 “别忘了给南非洲的好望角在脑子里留一个三角形的空隙哦!”诗,写得真木错!“西铁城”将来也许能成为一个普希金,成为二个艾青或者臧克家! 我把诗抄了下来,然后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用红铅笔在诗的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对勾,又写了一句:“已圈阅,全文照发!”从座位下面速给了他。我和他都止不住乐,惹得班长回过头冲我们喊;“自觉点儿,大家还在上自习课呢!” 3月14日 晚上,mama下班同家用晚。爸爸加班、哥哥搞对象,各忙各的,我做好了饭等他们。mama回来后,我把饭菜都端在桌上,mama说她不饿。我看出来地有些不太高兴,便问;“妈!您怎么啦?” 她一把拉我坐在她身边,说道:“天琳,你要给mama争气哟!” “怎么啦?瞅不冷子冒出来这么一句。”我心里说。很久时候了,我没有和mama挨得这么近坐在一起了。我感到一种难得的温暖,望着mama皱纹渐起的面孔,我心里充满着对mama的爱。 “天琳,你一定要争口气、考上大学!你看妈没上大学,熬了这么些年,才熬到这个地步。现在,葯厂搞承包了,计件工资。你知道,mama的身体怎么吃得消呀!今天下班,人家都走了,我还干,还是完不成定额…”说着,mama抹起眼泪“要是上了大学,有张文凭,我能还会干这出大力的活吗?你说?天琳!…” 我心里涌出一般难以言说的滋味儿。我同情mama,又不同情mama。在改革的形势面前,您力不胜任,完不成定额,自然就要少拿钱,这是应该的,这是打破铁饭碗的必然结果!mama,我不能只同情您,我更同情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太贫穷,太落后了,再抱着大锅饭的铁饭碗,就会更穷、更落后。mama,我赞成您们葯厂的改革。人,在社会上凭本事,靠竞争! mama见我不说话,以为她的话感动了我,便说:“快吃饭吧!”我捧着碗,却吃不下去了。 3月16日 一连几天,爸爸回家晚,mama回家也晚。一到家,准又跟我念叨她的一肚子苦水,我都有些听腻了。承包啦,计件了,少拿多少奖金啦,扣了百分之多少工资啦,车间主任原来对她不错,现在翻脸不外人了,给她的净是苦活儿,甜活儿都让别人拿跑了…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越发不同情mama。改革,必然要触动、损害一些人的利益,上至干部,下至群众。但毕竟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同样在工厂,mama苦,工资拿得少了,爸爸不是越拿越多吗! 她教落完葯厂,开始数落社会,物价一天天增,西红柿一块多,黄瓜两块多…这些数落完后,mama又千条江河归大海,开始落到她的中心议题上:“天琳呀,你可得给妈争口气…”编筐织婆,全在收口,mama可真会收口的!我只听,不说话。我知道只要一搭上话茬儿,得,mama的话就更没完没了。mama才四十二岁,怎么快变成一个叨叨唠唠的老太婆了呢? 这些话叨唠完了,mama忽然同我;“你这学期入团问题能不能解决?” “妈!” 我顶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