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越扯越响 (第2/2页)
限惆怅! 二人由关外向东北方向一路行来,入眼天地辽阔,一片苍茫黄色,连地上的草也是枯黄的颜色,荒凉而寂寥,走了许久都不见人烟。无月不由得想起沂南围场,也跟眼前的景色一般辽阔和荒凉。 然而草更绿,也生长着许多这儿所没有的大树。行约一百余里,到了进军山一带才陆续遇见一些牧马或放羊的草原牧民,热情地向二人打招呼,遇上会汉语的还能聊上几句,遇上语言不通的则只能笑笑招招手了事。 他继续策马向前疾驰而去,渐渐进入辽西大草原,不时有牧民的毡房、羊群牛群和马群出现在远远的地平线上。 那些星罗棋布的毡房不过是些白色小点儿,如天神随手撒向大草原上的一把碎石子,羊群在枯黄草原的映衬下就像一片片白云,牛群和马群则将眼前略显单调的风景增添了些许色彩,他知道那是朵颜部的一支。 渐行渐近,才发现那些远远看上去挨得很近的白色毡房其实相互隔得很远,骑马要跑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看见一个。行约四百多里,到达喀喇沁大草原龙山一带时,天色已晚。见前面隐隐现出一个毡房的轮廓,便策马上前去投宿。 热情的朵颜大妈,大眼睛笑得象弯月一般的圆脸姑娘,忙着将马群、牛群和羊群分别赶回围栏的中年壮汉,一条耷拉着大耳朵对他狂吠不止的黄色牧羊犬,喝起来烫嘴、热气腾腾的奶茶,香喷喷的手把羊rou和甘冽的马奶酒… 和大多数朵颜牧民接待远方来客一样的热情和周到,和这家子闲聊一阵,无月得知中年大汉名叫洪布尔,朵颜部牧民,大妈名叫仁萨娃,洪布尔之妻,圆脸姑娘是洪布尔之女哈日娜。 酒足饭饱之后,洪布尔弹起了悠扬欢快的马头琴,仁萨娃大妈打着拍子,哈日娜跳起了舞,草原上的舞蹈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少女腰肢柔软、舞姿优美,双脚跺地有力,令人赏心悦目,毡房外的草坪上虽一共只有五人,弄得倒也挺热闹。 待哈日娜舞罢,无月也不好藏私,取出玉箫吹奏一曲《月是故乡明》,这是他所会的曲子中最为哀婉动人的曲调,颇合他眼下背井离乡的心境。一曲已毕,瞥眼见情儿眼眶红红的,心中暗自诧异,这孩子竟颇知音律? “情儿,你家乡在哪?”“在米脂,不过爹有好些年没带我回去了,那儿没饭吃。”无月笑道:“我老家在绥德,娘也是米脂人,说起来咱俩还算半个老乡哩!”这孩子不大说话,但凡说话,十句中倒有九句要提到她爹,怕勾起她的伤心事。 他忙岔开话题“这儿的饮食还吃得习惯么?”她点点头,那表情似乎在说,有饭吃就不错了,还有什么习不习惯的? 哈日娜为逗情儿高兴,过来拉着她一起跳舞,小丫头那付别扭样儿就别提了,看得无月大皱其眉,白天鹅和丑小鸭共舞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欢乐时光飞快流逝,天已黑,月挂东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变得朦胧不清,幽深而神秘。 牧民们都睡得很早,无月和情儿也没啥好聊的,也早早和衣钻进被窝。毡房中不分男女,一律睡通铺,洪布尔夫妇鼾声渐起,越扯越响,他被吵得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简直奇怪哈日娜怎么能长期忍受得了?情儿也睡得很沉,过惯了流狼漂泊的生涯。 就是躺在雷电交加的街头也照样能睡着,这是他在渑池的切身体会。听着毡房中间火炉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