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5页)
问。 艾珈妮转向她,十分平静地说:“没什么,我只是奇怪我们朝着和香港完全相反的方向航行。”两个人都无事可做,艾珈妮心想,最让凯莹心烦意乱的一点,大概就是:即使江先生如她所担心的一样死了,希望他不要被烧死。 艾珈妮又坐在那堆麻布袋上,接着说。 “我们得勇敢点,再哭闹或和他们敌对都毫无用处;你想他们要把我们载到哪去?” 凯莹耸耸肩:“很多地方可以去,愈好的中国女孩愈熊卖得好价钱.” “他们一定觉得我不行,只要一看我的脚就晓得了。” 艾珈妮说。“你会被卖去做女仆。”凯莹回答。 艾珈妮想:这条路总比沦落风尘好些吧?但她也不能确定。 她只知道自己非常恐惧,近乎绝望,一旦她们的未来cao在那些海盗手中,真不敢想象… 她只能在心中祈褚这一切不要发生。 船上又传来劈哩啪啦的声音,象是海盗把帆船上带来的木箱放到舱房外。 沉寂了一会儿,喧腾的声音和男人粗暴的语气、下命令的声音都听不到了,想必是箱子搬好了,不然那搬动的声响真令人惊心动魄! 再传来的是踱步声,中国水手的走路声似乎和欧洲水手很不一样,船继续前行,风狼拍击船边,不断回响。 凯莹好几分钟没开口,突然冒出一句:“没有人能碰夫君的妻子…我只有一死了之!” 艾珈妮惊愕地注视她:“你不能那么做!” “我会自杀!”凯莹坚定地说:“最糟糕的是受到侮辱,名誉受损是最丢脸的了!” “那并不是丢脸与否的问题,”艾珈妮知道此事对中国人有多重大,她说:“更意味着你放弃获救的希望,英国有句话:‘有生命就有希望’。” “没有希望了,”凯莹语气坚决:“作为夫君之妻…江先生会希望我自杀的。” “你并不能确定。”艾珈妮虽然反驳,她知道丢脸是件很严重的事。 她听过很多这类的故事:自尊心强的男人宁愿饿死也不愿屈就工作;人们把名誉当作第二生命,不愿砧辱它。 凯莹在这方面实在令人尊敬,她的脸上显得那么冷静坚毅,艾珈妮一时很难向她解释什么;她坐在那里,背脊挺得很直,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 “凯莹,”艾珈妮要求:“不要想那么可怕的事,你不能离开我!没有你我很害怕!” “一旦我们被卖了就会分开,”凯莹说:“不论我到什么地方,总有刀子的,那时自杀就容易多了。” “不!不!”艾珈妮叫着:“你千万不要那么说,那是不对的…自杀是件坏事!” “中国的神不会生气的,”‘凯莹回答:“他们能够了解。” 艾珈妮把想得到的理由都搬出来辩解,但她知道没有用,对她来说,凯莹好像突然间成长,从一个轻柔甜蜜、娇生惯养的年轻妻子,变成坚守原则的妇人,她那种视名节、荣誉为第二生命的刚烈是不可转变的。 想到这里,艾珈妮有些沮丧,凯莹说要自杀,到那关头,她一定视死如归的。 对中国人来说,人的生命太不值钱了,特别是女人,有的女婴生下来,还能保有小命,都算是幸运的。 艾珈妮也听说中国有些地方有“溺婴”的习俗,一般中国人的观念,认为家里女孩太多是最赔钱的,因此有的女孩生下来就被淹死、晒死,有的被闷死或捏死,不让人注意到家里又添一个女儿,免受羞辱。 而凯莹,一个才不过十七岁的小熬人,要用她自己的手来结束真是可伯,艾珈妮不由想到,凯莹是否觉得这样不大明智?艾珈妮自己也很恐惧,如果卖给一个中国主人,那人会把她当奴隶一般使唤吗?作最坏的打算,如果强迫她在风化区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怎么办呢?艾珈妮就和其他同年龄的英国女孩一样天真无邪,只不过她多读些书,又住在别的国家而已! 她知道父亲失手杀死的史都华团长鞭打裁缝匠的女儿以后,打算做些什么;那种事情不只发生一、二次,她早听过人们对团长摧残女性的行为窃窃私议,就是母亲也要她认识邪恶才能保护自己。 那时候,她和一些印度仆人聊天,由他们那里对爱有了些了解;爱是美好的东西、神赐的礼物。 印度人崇拜生殖,庙宇中经常有象征生殖的符号,表示他们的虔敬,路旁的神龛也常有怀孕的妇人祭拜,留下鲜花、稻米等可怜的祭品。 印度民间供奉的爱神克瑞夏娜是美好的象征,他们相信爱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彼此相属、合而为一。 印度人其实还是很重视道德观念的,妇女大多在深闺之中,他们的婚姻生活也相当纯洁忠实。 艾珈妮为什么希望自己也能结婚,和她在印度的经历可说关系密切。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什么路呢?如果凯莹的话可信,那么绝不是爱、不是婚姻,而是污秽与堕落!她简直无法想象这种脏事! “凯莹是对的,”她想:“我也只有一死!” 她的每一根神经似乎都因这种想法而萎缩,被薛登吻过后,再有任何男人吻她,都让她觉得不洁。 从他第一次用手臂围绕着她,而她不愿挣脱的那一刻开始,她已爱上了他。 一个人把身、心,甚至灵魂都奉献给另一个人,那就是爱。爱有一种难以解释的魔力,使两个素昧平生的人相聚相守,在精神上难以分割。 “我已心有所属,”艾珈妮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属于任何别的男人。” 凯莹和艾珈妮静坐在肮胶的麻布袋上,各自想着如何自杀才好。“假如我只是受伤而没死呢?”艾珈妮自问。 接着她又想到,和凯莹一样用刀自杀未必恰当;她不知道该在何处下手才能正中要害。 不然,当他们把她带上甲板时,她就纵身跃入海中,希望不要再被救上来。 “我会从船边跳下去,”艾珈妮想:“海盗还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时,大概我已淹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