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5页)
第三章 真像。 我说:“姚小姐把她所有的,都给了我。” 赵月娥比较急躁:“我们听说了。” “你是她的什么人?” “我是一个…朋友。” “她的遗产有好几百万吧?”赵伯芬沉不住气。 “没有,只二十万美金。” “那也不少呀。”赵月娥敌意地看着我。 “我还不肯定会把钱占为己有。或许会捐奖学金。” “将来等我女儿中学毕业,再去考阿姨给的奖学金吧。”赵月娥轰然笑出来。 赵怡芬慢条斯理地说:“徐小姐,我们也根本没想过她会把遗产给我们,你别误会,给不给陌生人与我们无关。” 我又吃惊。 赵怡芬说:“她与我们感情一向不和,一年也不见一次面。” 我拿着玻璃杯,喝一口茶,维持缄默。 不见姚晶父母的影子,但有一个更小的孩子在房中缓缓摸出来,很小心翼翼,灵巧地,小心扶着墙壁,步步为营,她在学走路呢。 我心中顿生无限母爱温情,很想叫出来,没有用的!无论你多么小心,你无法与命运争论,人生的步伐早在你没有出生之前已经注定,不必再枉费力气。 她走得顺了,渐渐大胆,双手离开墙壁,摸到我这边来,脚一软,欲跪下,我在那一刹那扶起她,怀中忽然多了个肥大的小宝宝,一时不舍得放松,她也就顺手搭住我的大腿靠着。 赵月娥说:“我的小女儿。” 这么可爱的一对孩子,姚晶的遗产为什么不给她们? 我并不明白。 “她一心要脱离我们去过新生活,我们也不便妨碍她,造成她的不便,你说是不是,徐小姐?” 赵怡芬说:“我们与她同母异父,我俩的父亲早就过身,母亲再嫁后才生下姚晶,所以一直没有来往。” 我听着只有点头的分。 赵怡芬又补一句“你也不是外人,我相信你同她是心腹,不然一百几十万,怎么会交在你手中。” 赵月娥说:“可是来看看我们是否需要钱?” 我默认。 “钱谁嫌多?”赵月娥苦笑道“不过她的钱我们不敢用。” 这是什么意思? 赵月娥又说:“我丈夫是开计程车的,手头上有三部车子,自己开一部,两部租与人,生活是不用愁的。我jiejie呢,她是知识分子,在官小教书有二十多年。我们不等钱用,况且母亲说过,她一切早与我们无关,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管不着。” 在这个客厅待久了,感觉得一股寒意越来越甚,自脚底心凉上来,没有点暖炉的原因吧,窗外有霏霏雨。 难怪孩子们穿得那么臃肿。 坐久了我也仿佛变成她们的一分子,可以一直絮絮谈到天亮,以一个“她”字代替姚晶,她们不愿提到小妹的名字。 所不同的是,我对姚晶没有恨,只有爱。 爱及欣赏。 我说:“也许老人家嫌她人戏行,”我停一停“你们不应有偏见。” “我们?我们巴结不上她。”赵月娥的反应最快,什么话都得一吐为快,是雄辩界的英才,尽管生活范围那么狭窄,她有她的主张,她有她的权势。 她随即叫大女儿:“大宝,去把糕点蒸一蒸热,meimei肚子饿。” 那大一些的女孩马上进厨房去,本来她一直含着一只手指在一旁听大人讲话。 我问:“老人家呢?” “送到澳门去了,过两个星期才接回来。他们很伤心。” “张煦有没有来看你们?” “张什么?”赵月娥想不起来。 大姐提醒她:“是她现在的丈夫。” 妹子“啊”了一声。 我一听便听出语病来。什么叫做现在的丈夫,难道还有以前的丈夫。 问了她们也不会说,我自手袋中取出卡片,分给她们。 “有什么事,请同我联络。”我说。 赵月娥说:“吃了糕点才走嘛。” 端出来的糕点并不是广东年糕,是上海的八宝饭。我生平最大的弱点便是对上海甜品永远垂涎,忍不住坐过去拾起筷子,自女孩子手中接过糯米饭。 “你们不是广东人?”我搭讪地问。 赵月娥拧一拧女儿的面孔“粤人哪有这样好的皮子。” 这倒是真的。姚晶那雪白的皮肤,令人一见难忘。 “来这里很久了吧?”我问。 “也不算很久,姚晶南下时,也有十五岁了。” 什么?那么她本事也太大了,完全看不出,一点土味都没有,十足十是西方文化下产生的布尔乔亚美女。 一个意外叠着另一个意外,使我放下筷子,我掏出纸巾抹嘴。 赵月娥说:“这只手袋是鳄鱼皮吧?以前我见姚晶也用这样的牌子。” 我没有解释这只手袋是半价时买的。 忽而记得编姐同我说过,人们把我估计过高,以为我是头号黑狐狸,厉害精明,冲锋陷阵,万无一失。其实呢,我也只不过是个蠢女人,但我能不能把真相告诉人们呢?万万不可,让人们这么想好了,情愿被人憎,不可被人嫌。 我怎么能告诉闲人手袋是半价货。 “我要走了。” “有空再来。”赵月娥说。 她虽说嘈吵一点,却有些真性情,心胸不装什么,猜也猜得到她想些什么。 倒是姚晶的大姐,不温不火,难以测度。 不过我不需要应付她们,不必知己知彼。 “再见。” 我在门外微微一鞠躬。 真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与她俩格格不人。 她们有她们的小世界,说共同的语言,做有默契的事,针插不人,根本没有留个空隙给姚晶,完了还说不敢高攀这个同母异父的小妹。弱者永远有一肚子的正义与自卑,这是他们应付强者最有力的武器。 我回家休息。 没有一会儿杨寿林就带着编姐上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