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4页)
面对眼前的这个男人了。 待他喝完汤,不让有机会开口说话,雁非匆匆对他点点头,飞快地走出门去。房里,只留下杨晔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连续几日,雁非都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从最初的震惊,到随后的矛盾挣扎,到最后的平静笃定,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感情上的生死之劫。 她欠了他一条命,欠了他一个理由。命运厚待了她,让她再次见到他。知道他还好好地活在世上,让她千疮百孔的心又一次开始跳动。 可是她不能再见他,不能让他知道她的存在。她那样义无反顾地背叛了他的爱和信任,去换取自以为是的亲情…是她的愚蠢将自己逼上绝路的,不能回头。 她是自私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在那场灵魂纠缠的战役中,他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只是不断强调着自己的理由,一味索取、一味埋怨,从没试图去改变命运的曲折迂回。 她已经要过他一次命,不能再有第二次。她发誓不再卷入过往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他,就是她的是非恩怨。 皇兄不会再给他一次机会,和她在一起,注定是天涯逃亡,而他是女真的贝勒,她怎可能再次毁他? 何况,他该恨她入骨的。是她懦弱,不敢面对曾蕴含如海深情的眼眸,怕看到其中闪烁的仇恨与鄙夷! 就这样吧,让他养好伤离开,什么也不会发现,什么也不会改变。希望他能忘记生命中有过一个叫柳雁非的女子,忘记那些在她心中至今还鲜活如昨的缠绵。 “娘,为什么你这几天都好奇怪,脸上要蒙着这块丑丑的白布呢?”吟月小小的脸上满是疑惑,微微皱着眉不满地看着娘亲,气她把漂亮的面孔藏在白布后面。 雁非吓得一把捂住女儿的小嘴,惹来她一阵懊恼气愤的挣扎。 她偷偷抬眼望着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杨晔,他闭着眼睛,好像并没有注意到母女俩的对话,平静的呼吸声显示他似乎是睡着了。 雁非长长地出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放下捂在女儿嘴上的手,示意她不要再提面纱的事。小小的吟月看着母亲神秘的样子,虽然心里觉得委屈,还是听话地点点头,不敢再纠缠着要娘亲取下脸上的面纱。 雁非放心地放下女儿,又专注在手上缝制的冬衣上。 “吟月,”原来像是睡着了的杨晔睁开眼,柔声招呼一旁寂寞无聊的小女孩,冲她轻轻一招手“过来这边,听叔叔讲骑马打仗的故事。” 吟月欢喜得大叫一声,一改刚刚的落寞,兴高采烈地攀上杨晔的大腿;胖乎乎的小手放在他的胸膛上问道:“叔叔要讲打倭寇的事哦,穆南穆北都跟我说过,大英雄都是要打倭寇的呐!” 她软软的声音惹得杨晔忍不住笑出声来,宠溺地将她抱到胸前说:“好啊,叔叔现在就讲一个义军福州抗倭的故事。” 雁非注视着他们父女依偎在一起的样子,眼眶微微湿润起来,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如果没有之前的恩怨纠葛,这样的画面,将会是最幸福的全家福。 曾经,她的梦中就是这样的画面,一个深爱的男人,一个可爱的孩子,一种平静安宁的生活。后来,她对这样的梦想嗤之以鼻,因为她要不起这种简单的幸福。 “那么吟月告诉叔叔,你姓什么呢?”恍惚中听见杨晔这样问着吟月。 “不要说!”她想喊,口中却只能发出喑哑难辩的单调音节。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憎恨自己失去了声音,眼看着辛苦修筑的城池瞬间碎成残片。 “我姓柳啊!”是女儿无辜的声音,她却宁愿选择失聪。 时间仿佛静止,直到他的步伐划破沉默,熟悉的声音再度在她耳边响起:“雁非,摘下面纱!” 她呜咽着一把推开他冲进屋里,返身想要关门。 他却不肯轻易放手,在她合上门扉前踏进一步逼进屋来,顺手关上房门。 她步步后退,看着他坚持向前逼近,哽咽在喉的哭声传不出来,压在了抽痛的心口,铁石般沉重。她退到无路可退,孱弱的身子紧贴墙壁,像受惊的小猫般瑟瑟发抖。 她不想这样,不想软弱得毫无招架之力,可他的气势是那样惊人,让她没有还手的余地。 “雁非,摘下面纱!”他反反复复强调着同一个命令,铁钳一样的手已经握住了她尖尖的下巴,逼她正视他的双眼。 透过水雾看他的样子,熟悉到让她心痛。 梦里重复了无数次的轮廓,却带着森冷的线条与残酷的眼神。 她欠他的,还是逃不开、躲不掉,要在今日,一并偿还。 她的不语再次激怒了他,手上的力道不断加重,几乎捏碎了她的骨头“雁非,摘下面纱!”他第三次强调着,不再有等待的耐心。 她的眼不敢有瞬间的眨动,像是要一次看够他的样子,苍白瘦弱的手缓缓举起,面无表情地撩开覆住脸的白纱。 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 还是一样令人心醉的容颜,没有因为岁月流逝改变分毫。清澈的眸子里是他看不懂的迂回隐忍,长长的微翘睫毛轻轻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