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劫_第十章死而复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死而复生 (第3/4页)

有些恶劣,有些尴尬。

    “叔叔,你不是叫我闭嘴吗?”小童好不委屈。

    “哦。”男人有些歉然。

    美妇人把小童抱在怀中,腼腆道:“公子欲往何处?”

    男人心中怅然,天下之大,他又该到哪里去寻呢?他拍拍小童的头“此处叫什么名字?”这个小童,曾带给他片刻的欢乐。

    “放生池。”小童乖乖回答,黑白分明的大眼中有着一闪而逝的狡猾,幸好他问了,不然又得错过了。

    男人明显一僵,喃喃道:“放生池、放生池…是那个放生池吗?”

    “叔叔,天下间只有一个放生池啊。”这下,他这总该明白了吧?

    “放生池畔忆前衍。”他记得道士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放生池与云琛有什么关联吗?

    “叔叔…”软软的童音传来。

    “嗯。”很敷衍。

    “送你一样东西。”童音再度传来。

    “好。”非常敷衍。

    “你应该问是什么东西?”童音中有着浓重的不依。

    “何物?”男人不耐道。

    “幸福。”童音已远,远得快听不清了。可他…听清楚了。

    这里就是放生池,真的有个放生池!“云琛啊,你在哪里?在哪里?”

    记忆排山倒海向他席卷过来,那些他刻意遗忘的、不曾遗忘的,全都涌上心头。她如醇酒般的温柔、她祥和的神情、她玲珑剔透的心,思念欲狂啊!十四年的孤寂、十四年的沧桑,磨去了他的狂放;十四年的修行、十四年的压抑,除去了驻在他心中的恶鬼。可思念如此磨人,他还能再压抑十四年吗?

    “云琛、云琛,你出来见我啊…”他仰天长啸,却吼不完心中的苦闷。天地间的色彩均化为他的愁思、他的悲凉,神仙也为之动容。

    桃花林从湖的另一岸延伸至山里,粉红色的桃花开得满树、满山。

    岸边的桃花树下,有一抹熟悉的纤纤细影。是幻?是真?

    他脚尖轻点湖面,纵身飞过放生池,落在另一棵桃树下,不敢靠近,怕是梦,一近,就碎了。

    桃花树下,花貌如昨,恬静如昔。

    他徐徐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轻触她的芙颊。是温的、是真的!

    她盈盈一笑,粉唇轻启:“齐砚…”

    他浑身一颤,猛地把她扯入怀中,覆上思念已久的红唇,是他的云琛呵,他的云琛终于回来了!他的狂喜、他的痴盼,均溶入他的吻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

    她感觉脸上有些湿润,是她的泪,还是他的?她早已分不清。熟悉的怀抱、熟悉的体温,让她的心不再飘荡。

    谁也没有留意到,一抹红影隐没在如白狼翻滚的芦苇丛中。也许,他是知道的。可知道又能如何呢?一颗心不能剖成两半,他注定是要负了她。可是,他宁可负尽天下人,也不要放弃怀中的女子。

    山风拂过,落英缤纷。粉红的花瓣飘落在他们的头上、发上、交缠的指间,一场美丽的花雨啊。

    她偎依在他宽阔的怀中,望着他们紧紧交缠的手指,轻声问道:“你,抓住了什么?”

    他紧紧地拥着她,脸颊抵着她柔亮的发丝。叹道:“幸福。”

    幸福,曾离他们遥遥无期,此刻却在眼前。

    幸福,是他们共同所修。

    幸福呵…缘结

    比底,终年云雾缭绕,似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尘世喧嚣。这谷,本叫翡翠谷。翡翠来源于一潭仿佛翡翠的山涧。竹的绿是浓的,而涧水的绿却是另一种风情。喧闹的瀑布从不见顶的高山上,倾泻下来。汇入琥珀色岩石打造的大盆里,从缺口处溢出一路向下,大盆汇集的水凝成一块巨大浑然天成的翡翠,绿得灵动。瀑布来势凶猛却没有一点涟漪,倒是山风给水面送去的道波纹,让翡翠活了起来。

    十年前,它有了另一个名字,唤作情人谷。一个尊贵的男人取的,他身旁的女子本来是不赞同的,认为亵读了造物的神奇。男人曰:有情人住情人谷,才显得名副其实,相得益彰。女子听罢,但笑不语。

    自此,情人谷中经常响起低柔的颂经声和无可奈何的抱怨声,后又添了婴儿的啼哭声,而抱怨声更浓重。

    竹林旁,有一陋舍。一榻,一几,一木鱼,一蒲团,数本经书,堂上挂着佛像,显然是一修行之所。十年前,男人与佛堂抢夺女子的注意。后八年,男人更添劲敌…他儿子,堪称可怜!

    陋舍里,常传出女子与小童的论佛声。男人在外跳脚,却不敢闯入陋舍抢人,只因女子曾说过,若无虔诚礼佛之心,也万不可亵渎神灵。他知她感念上苍给她死而复生的机会,不敢有违,但若要他吃斋念佛,他也万万不能。

    所以,陋舍是她与儿子的天地,是他的天敌。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世尊。”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屋外,男人喃喃自语:“又来了!哎,怕是一时半刻也歇不下来,只好钓鱼去了。”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

    “娘亲,爹爹又跑了!”

    “娘亲知道,你爹爹不爱听佛经,这么多年了,他忍住没掀了佛堂,也算难为他了!”

    “爹爹为什么不喜欢?”

    “他…怕娘亲会不见了,所以不喜欢,那德儿为何喜欢念佛?”

    “德儿也不知道,幼时,听着娘亲念,德儿也跟着念,娘亲呢?”

    “你爹爹以前做了许多的错事,娘亲希望能替他消弭罪孽。”

    “那…爹爹知道吗?”

    “应该是知道的吧。”

    “娘亲,咱们还继续念吗?”

    “德儿说呢?”

    “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碧草茵茵,湖面如镜,映着山、映着树、映着人。

    男人坐在湖边垂钓,嘴角泛起一丝温暖的笑意。他的鱼钩是直的,垂钓只是为了打发闲散的时间,毕竟他确实没什么兴趣去念“应生嗔狠,菩萨须离一切相。”、“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畏不惊不怖。”

    她的心意,他都懂。如果今日的幸福,必须经历当年的磨难才能完美,他也无怨无悔。

    “咚”的一声,不知名飞行物从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