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4/4页)
怜悯。 燕蕴诗虽然自小苞着母亲流狼,常常食不果腹,但那毕竟只是身体上的折磨。即使时常受到欺凌,也不过是毒打臭骂,实难想象柳宋二人的遭遇。听到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不禁对柳江南和宋襄兄弟心生同情。但仍旧问道:“然后呢?” 宋襄道:“那女人死后,姓刘的因为出了这件糗事,拒绝承认这个儿子,于是令他改姓,所以他随那死去的女人姓柳。而我,也因身世暴露被那个武官赶了出来,送给了一个游方道士。后来我随道士到了食月,那道士谎称我身上有神秘的力量,是祥瑞的福星。我们到处行骗,结果居然有人把我推荐给了食月国王。食月国王最后虽然知道了真相,却收养了我,待我很不错,又把我送到现在的师傅那里学艺。” “难怪。”燕蕴诗想了想,忽道“他为了重新博得父亲的欢心,所以甘愿与父亲一起为恶,从情理上来说,我能接受,可是他为何一定要杀死吴湘儿?那琴中真有什么秘密,吴湘儿就算知道了也是口说无凭,谁会信她?” “你果然并不了解他!”宋襄叹道“我被那道士带走后,刘钧并没有赶走他,只是把他迁居别处,他一样衣食无缺。所以他有机会千方百计地找到我的下落,他每年差人给我送信,诉说对我这个弟弟的思念、诉说他因为那女人的事情所遭受的痛苦。一开始,我也真的很同情他,也很喜欢他这个哥哥。和他一起出生的婴儿被刘钧的原配摔死了,但我们心里都认为他活着,所以我只叫二哥。我想那件事,本来并不是二哥的错,他是被陷害的,可是想不到他…”说到这里他的脸部几乎因痛苦而痉挛。 “他…到底想怎样?”燕蕴诗忐忑地问道。 “很多年前,我曾托人把一只会说话的彩翼鹦鹉送给了他。这件事就要从这只鸟说起。” “哦?就是我上次在阮宅中见过一次的那只鸟吗?”她大感奇怪。 宋襄点头道:“它叫‘飞音’。如果不是这只鸟,我一定会认他是我的好二哥。” “有一次,我奉师命到中原办事,顺便探望一个朋友。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事先我没有告诉他。在京郊我见到飞音,很是高兴,便放下手中的东西去托住它,它见到我后似乎很兴奋,扑扇着翅膀唤我,要把我带去一个地方。 “咦,这鸟儿倒挺可爱的。”燕蕴诗道。_ 宋襄看了她一眼,随即又道:“我跟飞音翻过河岸边的一个山丘,就见到他在一个凉亭里坐着喝茶,我很高兴,正想上前招呼他。忽然见到他背后倒下一个浑身浴血的女子,那女子竟然是我朋友的妻子。” 他的指节因愤怒而捏得格格作响,不理燕蕴诗惊讶的目光,咬牙道:“我这朋友虽然和我相交不深,但感情却不浅。他是一个摆凉茶摊的小贩,那天柳江南恰好路过这茶摊,我朋友的妻子在倒茶叶渣的时候不小心泼到他的衣服上,他居然趁四下无人,下手杀了他们!” “怎么可以这样’!”听到此处,燕蕴诗也不禁愤愤然“他怎么可以因为一件小事就下杀手?” “他不单这样做了,最可恨的是他见到我时,还得意洋洋地把整件事告诉了我。他对我说:‘我最看不惯这些低贱的人,她居然拿茶叶渣泼我。她是什么身份?杀了他们都觉得他们的血脏!’” “低贱!”她黯然神伤“他瞧不起低贱的人吗?” “所有的女人对他来说都是低贱的人!”宋襄眼神忽闪了一下,道“他不单要杀掉每一个他看不顺眼的女人,甚至任何美的事物他都想破坏掉它。” 忽然觉得有根刺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心窝,她终于明白柳江南为什么会对吴湘儿下杀手,也明白了他对她如此“另眼相待”根本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爱她,只是他无法忍受一个“低贱”的女人对他的拒绝。 她笑,笑自己的愚蠢,居然一心念着这样一个魔鬼似的人。 她站起身来,向前走了几步,溪水立即浸到她的鞋中,虽然是夏天,仍感觉有些凉。 见她忽然一言不发,向着水中走去。宋襄呆了呆,道:“喂…你不是想…”不过见她只是停在溪边,静静地望着哗哗流淌的清流,终于忍住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想什么?难道我会想去死?”她深吸了一口气,哈哈笑了起来。虽然听完了这样一个故事,心里觉得堵得难受,可是毕竟解开了她心上的一个结。 宋襄没有告诉她,为什么柳江南会装死,不过她猜想他必然也不知道。但她脑葡定地知道一件事了,那就是柳江南不爱她,他也不值得她去爱。 她摸了摸腕上的伤,然后从怀中取出那幅绢帕。借着月色,可以清楚地看到画上那女子淡扫蛾眉,皓齿明目。他把她画得那么漂亮,已经漂亮得有些不太真实了。 泪眼模糊间,一阵清风吹来,手中的绢帕随风飘落到水面上… “喂,你怎么把它扔了?”宋襄大惊道。“这不是…” “天意、天意…”她不是要扔了那幅画,只是此刻拿画的手本已不堪重负,偏又被一阵轻风掠了去。想要拾起,却发现已经没有那个必要。叹了口气,看着它顺水越飘越远,她毅然转身走向来时的路。 宋襄怔了一下,不过片刻忽然朗声大笑。 燕蕴诗吃惊地停下来转身问道:“你笑什么?” 宋襄得意地答道:“原来你对他的爱意竟比这溪水还要浅。原来你这么相信我,我说什么你都信!” 这是什么话?她柳眉一蹙道:“难道你说的都是假的?” 宋襄又是一阵大笑,忽然神神秘秘地对她道:“天晚了,少爷我要去睡觉。你喜欢的话,下次再聊吧。”说完向来路奔去。 “又来了!神经!”她暗骂一句,也跟回去。完全没有意识到,此时此刻,如果她能对宋襄再稍假辞色,那么要拿到那封“信”根本是易如反掌的事。 溪流的下方数十米,一个人从暗处闪身出来,跳到溪中捞起那幅已不成形的丹青,心痛地看着它,默默地垂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