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对着那船 (第2/2页)
佳氏听了那家人的话,没头没脑的,又是诧异,又是害怕。 这时周老伯也在一旁,听了这个话,知道事体有些蹊跷,便和佟佳氏说明,拉着桂祥跟着那家人一块儿到兵备道衙门里去。见了那位道台,把惠征家里的光景细细诉说了一番。 又说现在钱已花去一半,大人要也要不回来的了。可怜他家孤儿寡妇四口子,专靠着大人这一宗银钱回家去的。大人不如做了好事,看在同旗面上,舍了这笔钱,赏了他们罢。 那道台听了,却也无可奈何,他也是一个慷慨的人,便也依了周老伯的话,看在同旗的面上,把那二百块钱布施了这孤儿寡妇。 那桂样听了,便千恩万谢,周老伯也帮着他说了许多好话去了。这里道台又吩咐帐房里再支二百块钱,补送到西城钟家去。 一面把他大公子唤来,向他:“为什么瞒着父亲打发家人送银钱到惠征家里?你敢是和那惠征的女儿有了私情吗?”那大公子听了只是摇头。 原来他大公子自从那天送兰儿回家以后,便时时刻刻把她搁在心上。这也因兰儿的面貌长得妩媚,叫人看了越发觉得可怜。这位大公子又是天性慈善的,他只苦于手头拿不着银钱,但是既答应了兰儿帮助她,这个心愿总是不能忘记的。 也是事有凑巧,这安庆地方有一个姓钟的乡绅,这位道台从前也得到过他的好处的。前几天,那位乡绅死了,打听得他身后萧条,这道台也曾说过,须得要重重地送一封礼去报答他。这句话听在大公子耳朵里。 心想这机会不可错过,我须得要借这一笔钱救救那可怜的美人儿呢,他便时时留心。第二天,父亲果然吩咐帐房里封二百块钱,打发家人送去,那大公子守在帐房门口,见家人拿一封银钱出来。 他便赶上去,推说是大人打发他来叮嘱的,改送到已故候补道惠征家里去,那家人见公子传着大人的话出来,总不得错,便把那银钱改送到兰儿家里去。拿着谢帖,回衙门来。 那大公子便把谢帖接去藏着。帐房问时,家人说:“那谢帖是大少爷拿进去给大人瞧了。”帐房听了,便也不起疑心。到了第三天。 那帐房到上房里来回话,顺便又问起那张谢帖。这道台说:不曾见。帐房听了十分诧异,忙传那家人问时,家人说确实是大少爷拿去了。又传那大公子。 那大公子见无可躲避,便把那张谢帖拿了出来,他父亲接过去一看,见上面写着:“不孝孤子那拉桂祥”不觉大大诧异起来,急迫问时,这家人推说:“是大少爷吩咐叫改送到已故候补道惠征家里去。” 道台听了,不觉咆哮起来,一面喝叫家人快去把那封礼要回来。一面盘问他大公子,为何要私地里改送到惠征家去,他大公子便老老实实把那天在茶叶铺子里遇到那兰儿的情形说了出来。 他父亲听了不信,喝着叫他把实情说出来,正在盘问的时候,那家人便带周老伯和桂祥到来。 经周老伯拿桂祥家里的事实情形说了一遍,道台听了,便也不觉起了兔死狐悲的念头,把二百块钱做了好事,放桂祥去了。 但是他总疑心大公子在兰儿身上有什么私情,便又盘问他,那大公于指天誓日,说不敢做那无耻的行为,那帐房和道台太太也在一旁解说:大少爷心肠软是真的。 讲到那种下流事体,却从来不曾有过。道台听了也放了心,反称赞了几句,又说:下次不可独断独行,凡事须禀明父亲。大公子诺诺连声地退去。到了第二天,他未免有情,便悄悄地跑到兰儿家去看望。 谁知她全家人都动身去了。大公子又打听得停船的地方,急急赶去。可惜只差了一步,那兰儿的船已漾在河心,只剩一个空落落的埠头。这公子站在埠头上,对着那船,只是出神,忽然,船窗里露出一个女人的脸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